11月16日晚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的通报称,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一些社区居民只能靠烧柴、烧废旧家具采暖。此后,太原市委、市政府连夜召开专题会议,责成迎泽区全面整改。整改令发出不过几个小时,首批3万公斤洁净煤便送到了片区居民的家门口。11月18日,第二批洁净煤20万公斤也已到位。(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要治污还是要生存,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活生生把治污与采暖弄成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二选一”。这当然不是当真可以自由选择的命题,为了治污的成绩好看,不管民生死活一律禁煤,采暖季比天气更寒冷的,大概还有有理无处讲的民心。此时,地方生态环保的决绝姿态,显然就钻进了偏执的牛角尖,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官老爷做派。
太原市迎泽区禁煤的“痛感”,确实可以理解。2016年,作为煤炭大省的省会城市,太原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高居首位,全年五级以上重污染天气26天、全部集中在供暖季。有媒体报道称,其二氧化硫浓度甚至达到京津冀13个城市平均水平的3~4倍、是北京的10倍以上。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居民取暖问题上不分青红皂白地禁煤,说白了就是懒政怠政,尤其是在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取暖方式“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的情况下,用设置检查站的方式,强行禁止燃煤入户,导致居民采用燃烧劈柴等方式取暖,如此刻舟求剑,最坏的结果是——既无法保证取暖效果,又加重了大气环境污染。
“捡柴过冬式”禁煤治污,这则寓言的背后起码意味着双重失灵:一是民生话语权的失灵。强行禁止燃煤入户、“一刀切”推行地方新规,从制度设计到决策施行,听过群众的声音吗?事实上,有关于此,“群众怨言很多,投诉不断”。可见,民意从来就没有沉没,关键是在这些民生攸关的公共议题上,公权部门谦抑有序地给其几分话语权?二是决策科学性的失灵。禁煤禁得不容置喙、送煤送得莫名其妙,朝令夕改的政策让群众一头雾水。这就像市民说的,“之前不让烧,这会又免费送,将来又是什么情况,心里没底呀。”禁煤“一刀切”如果是不合理的,就应该被程序正义所问责、所纠偏,而不是不声不吭地把洁净煤送到居民家里去。
绿水青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环保治污也不是一口气吃胖的。任何拍脑袋的“一刀切”决策,看起来雷霆,说穿了就是野蛮而任性,既悖逆了辩证法因时因地的基本逻辑,也没有真正把民情民意放在心上。东风东倒、西风西倒,无非是装个样子博个速成的政绩,枉顾民生冷暖、枉顾权力伦理,更与法治政府相去十万八千里。这样的行政行为如果不问责、不埋单,公权信用何以重塑、官民关系何以顺滑?
面对“捡柴过冬式”禁煤治污的过失,送煤只是补救之一,眼下最关键的,一要致歉,二当问责。惟其如此,生态环保上的雷霆作为才不至于一狠心就跑偏。
文/邓海建
来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