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获悉,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兽医局原局长许燕辉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许燕辉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政治上蜕变、经济上贪婪,亦官亦商,长期违规在国有企业兼职捞取好处;利用职权设租寻租,大肆收受巨额财物,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应予严肃处理。(12月1日 央视网)
这则题为《内蒙古一退休厅局级干部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的报道在新华网首发后,短短几个小时,就几乎被全网转载。其实,在反腐倡廉正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样的新闻并不新鲜;而这则报道的看点,主要就在“退休”二字上。在以前,几乎都有一个“潜规则”,也就是对退休干部网开一面,往往在纪律要求上就要宽松得多。正因如此,有的党员干部即使有违规违矩,都千方百计进行隐瞒,达到拖延时间,等待退休之目的,认为退了休,人走“茶”就凉了,以前的事情可能就不计较了。
这样的“如意算盘”完全打错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处理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行为,已经不受年龄和退休与否的限制,只要腐败行为属实,肯定逃不过中央的铁拳。本来,对于权力、利益来说,有的党员干部还有些抱怨“人走茶凉”。他们不是太热爱这份事业,也不是舍不得自己的岗位,而是担心一旦权力没有了,个人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他们抱怨“人走茶凉”,看中的是权力,以及权力掩护下的个人利益。对于党和政府给予的权力来说,退了休“人走茶凉”是自然规律,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当然,也有不少“茶不凉”的,非但没有违规违纪,反而受到群众的爱戴、组织的重视。德国哲学家康德云:“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这老年人的“夜曲”,可以是幽静湖畔的几声笛韵,可以是林间松下的几声蝉鸣,可以是邀伴携孙的一路嬉闹,可以是棋牌桌上的一阵笑声……可是,有的党员干部的“夜曲”,却是“一颗红心、服务于民”,退而不休,仍扎根家乡,谱写着为民解困的时代颂歌。这样的“茶不凉”,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反过来,像新闻中许燕辉这样的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有了权力,考虑的不是怎样用好这份“权力”来为群众办实事,而是煞费苦心,不惜上欺组织,下骗民众。他们往往政商关系不“清”,以“权”敛财凸显,心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畸形理念,理想信念丧失,政治上蜕变、经济上贪婪,亦官亦商,将工作、事业定位在以权谋私的层面,怎么能扛得起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对这样的贪腐行为来说,他们倒确实希望还是“人走茶凉”,但凡是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无论人“走”与否,“茶”都不会凉的。
叔本华所说:“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工作多年,把青春与热血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光荣退休了,卸去了一身的风尘,就算不去发挥“余热”,寄情山水,独享天伦也无可厚非。然而,像许燕辉这样,长期以来的违规违纪违法,在“十八大”以后仍不收手,完全把退休当作“人走茶凉”后的“避风港”,这是不能容忍的。
文/何竹梅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