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5亿,其中真人秀直播用户2亿,占总体网民的25.3%,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视频直播行业衍生的负面新闻亦屡见不鲜。作为新兴产业,网络直播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其未来的主要命题。(1月23日《工人日报》)
无论是从众多平台公布的调查数据,还是近几年媒体对于网络直播行业的关注,都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直播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的影响力。一边是关于网络直播的正面报道,“传播了正能量”“助力扶贫产业”等,另一边是网络直播的负面新闻,“重金打赏女主播”“小学生梦想当网红”等,网上关于直播的各种舆论争执不下,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网络直播行业的火热。
经济学中,“蓝海”是指未知的市场空间,“红海”则是指已知的市场空间。当网络直播这一行业最初兴起时,显然面对的是整个“蓝海”,有无限发挥的空间,而初步的尝试获得的巨大成功,让更多人看到了网络直播领域巨大的商机,进而争相模仿。于是,曾经的“低门槛”“草根性”不再是网络直播的优势,而成了加剧竞争的劣势,曾经网络直播的“蓝海”也就变成了充满竞争的“红海”。
市场竞争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时间会留下真正对人们有价值的内容。任何新生行业经历了“野蛮生长”后,终究要迎来市场和时间对它的考验,“共享经济”如此,“主播经济”也不例外。“主播的收入与学历成正比,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网络主播走向职业化,职业主播岗前需接受过系统培训和考核”各项调查结果让人们看清,以往靠“露个脸”“卖个萌”的方式在竞争中越来越行不通,“哗众取丑”“低俗色情”更是难逃被封杀的命运,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也让网络直播行业的“游戏规则”越发完善。
“主播经济”若要长久,需谨记内容为王。网络直播若要从当下形式单一、缺乏深度、粗放发展的模式朝着更高的阶段发展,凭借表面的光鲜已经难以打动越发挑剔的受众,而是要结合市场需求,给广大受众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内容。可以是一项技能的提升,可以是一场知识的盛宴,也可以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但无论怎样,内容没有附加“价值”的直播只会越来越难生存,毕竟,快节奏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时间投入和实际回报是否成正比。
网络直播平台想要提供更优质的内容,唯有从主播入手,打造有专业知识和过硬技能的主播团队。网络直播平台应该适当提高主播们的准入门槛了,不仅要提高主播们的整体素质,不断完善平台规范和制度,更要打造具有平台特色的主播团队,在特定领域做到“一枝独秀”,打造自己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网络直播行业前景依旧可观。但是,未来谁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就要看谁能透过当下直播行业表面的“浮华”,看到其内在的空洞,转变众多网络直播“外强中干、空有皮囊”的负面形象,打造一个“内外兼修、有血有肉”的新形象,用品质树形象,用内容换口碑。
文/牟致桦
来源:红网
作者:牟致桦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