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抓就灵”实则是监管不灵

来源:红网 作者:邓尤福 编辑:王俞 2019-02-11 23:24:21
时刻新闻
—分享—

  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一辈子跟国企改革“绑”在一起的陈清泰说,从没什么“一抓就灵”,那些所谓“一包就灵”“一股就灵”“一给钱就灵”的说法,事实已一再证明,是脱离实际的、片面的,甚至有害的。(2月11日《解放日报》)

  从表面上看,陈清泰的这一观点是就企业管理与发展而言的,其实它已衍射到现实工作的方方面面。尽管人们对这一观点抱持不同的看法,但实际上它已经触及我们推动工作的痛点。

  事实上,持有“一抓就灵”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于是,在抓治理上一刀切,在抓改革上一股风,在抓落实上放狠话的现象就顺理成章。比如近年来就有人在治污上发狠话,以为一下令就遂人愿,可曾忘记了污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要有积跬步至千里的理性和耐心。再如前些年一窝蜂地推行企业承包、企业改制,把一些片面主观的思想强加于企业,导致有的企业脱离自身发展实际,事实证明,其结果适得其反。

  其实,“一抓就灵”本身就带有人治思维,与当今推行的法治思维是背离的。法治思维突出的是用完善的法律制度来实施管理,推进各项工作,而不是受人的左右。“一抓就灵”与人们常提及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等可谓是如出一辙,其都是源于不尊重发展规律,缺乏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观念,纯属主观主义思想作祟。

  “一抓就灵”实则是一种狭隘的认知观,在一些人看来,任何工作只要领导重视,按照别人的做法依葫芦画瓢,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抓就灵”的表象,不管是前些年发生的“毒胶囊”“地沟油”事件,还是近年发生的“疫苗”事件,等等这些似乎都有“一抓就灵”的影子存在。但是,从这些问题的发生到处置解决,又何尝不是监管失灵的暴露。之所以“一抓就灵”,其根本原因就在事前的监管失灵。倘若事前严实的监管为常态,又怎有“一抓就灵”。

  “从没什么‘一抓就灵’”,这既是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工作思路的启迪。它唤起我们注重运用辩证观点、法治思维来认识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以此告诫我们在推动工作中应少一些主观臆断,多一些实事求是,少一些个人主张,多一些法治思维,从而变“一抓就灵”为“常抓常灵”。

  文/邓尤福

来源:红网

作者:邓尤福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2/11/482467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