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把扶贫做成了“买卖”

来源:红网 作者:陆仁忠 编辑:王俞 2019-02-13 23:18:12
时刻新闻
—分享—

  “某村在新班子上任之前评定的72户贫困户中,有68户是错评,只有4户是真正的贫困户。低保户146户大部分是买卖得来的。”日前,媒体披露了某地以往在扶贫领域中的乱象——“贫困户靠关系,低保靠买卖”。(2月12日人民网)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扶贫助困本是基层党员干部的分内事,竟被个别人员当成了优亲厚友、中饱私囊的“买卖”,让本该享受政策的贫困群众成了“看客”,反倒是一些家庭条件不错的人成了被帮扶对象,其中“贫困户”的“水分”之重,令人触目惊心。

  扶真贫、真扶贫是中央提出的扶贫工作基本要求,但对于个别基层干部而言,中央的政令显然缺乏有效威慑。当然,其中不乏个别基层干部侥幸认为自己“山高皇帝远”,动点“小手脚”不会被发现,于是盯着民生资金“动歪脑筋”“使花肠子”,干些违规违纪的“勾当”;但也不难发现上级部门在抓监管、抓核实的过程中,显然没有“下深水”,或许只是把基层报表简单翻看,然后一交了事,才给了这些肮脏交易可乘之机。

  不难看出,这些扶贫乱象的出现,让扶贫效应打了折扣,严重啃食了贫困户的获得感、幸福感,不仅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肆意践踏,对法治社会的严重挑衅,更是在拖脱贫攻坚的“后腿”,在全国上下都在奋力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这些行为绝不能姑息,必须坚决严惩,才能给他人以警示。

  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作为直接服务群众的最末梢组织、扶贫攻坚的基础堡垒,基层永远是决战脱贫攻坚的主力战场,而基层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发挥,对脱贫攻坚质效和进度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由此,如何有效遏制基层扶贫领域的各种乱象则显得极为重要。

  窃以为。一方面,不管在任何时候,谁该享受扶贫政策,不应该由个别人员拍板定调,而应该交给群众共同研究说了算,只有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的意见建议,才不会让扶贫政策被带错方向。另一方面,对于贫困户的资格复核,绝不能停留在“村上说了算”,必须要有专业的核查机构、审查人员和监管体系,实行“谁核实、谁负责”制,把权与责划分清楚,才能形成认真履职的有效倒逼。

  最后,有必要再次重申一点常识:扶贫政策绝不是“唐僧肉”,任何妄想从中“沾点荤”“刮点油”的,最后往往吃不了兜着走;任何想把扶贫做成“买卖”的,最后也必然会赔了前程和清白,背上一生的污点。前车之鉴已经足够多,但愿莫再有“后来者”。

  文/陆仁忠

来源:红网

作者:陆仁忠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2/13/482566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