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持人怒怼交通局长:制度问责比舆论倒逼更靠谱

来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王俞 2019-02-14 16:18:3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在西安电视台一档问政节目中,当地交通局局长回应黑车问题,遭主持人连发数问怒怼:“3年了!还需要现在重新调研吗?为什么有这么多黑车,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坐黑车,难道您不知道吗?”“是不会管、不想管、还是不敢管?能力不足、态度不端正、还是有什么为难情绪?”(2月13日《新京报》)

  这年头,除了消协的“炮轰”和315晚会的“揭秘”,似乎已经很难在公共媒体上看到这么直爽的质疑。为民代言、替民发声,主持人摒弃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客套寒暄,选择了火药味十足的直来直往,确实看得人惊心动魄又直呼过瘾。

  过瘾的,是主持人说出了群众的心里话;担心的,是这样不留情面的操作会否被“秋后算账”。不过,作为一个电视媒体人,对于这样的“爆款提问”,我虽然也有点赞之心,却不至于太过兴奋:第一,这是一档“问政”节目。熟悉节目属性和流程的就知道,“问政”节目和一般的民生新闻节目最大的区别,就是有地方纪检等部门撑腰。脸红冒汗、长枪短炮,是这类节目的“人设”常态,因此主持人即便稍微“过火”,基本的职业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并非是脑子发热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至于其他节目有无怒怼的“特权”,不言而喻。

  第二,在节目里“怼”得火药味十足的主持人,和广西柳州怒斥“管不好出租端掉整个班子”的市委书记,干的不是一个活儿,自然也无法呈现出一样的效果。一个地方的交通局长,对于黑车等“主课”问题当然是了然于心的,“是不会管、不想管、还是不敢管”的追问,更多的还是情绪表达。主持人是舆论监督的角色,在专业上来看,“骂得狠”或许并不是个好事:彼此撕破脸,权力上又无制衡,此后相关领域的监督工作更难开展。

  好些年前,大江南北的电视问政节目曾火得一塌糊涂。不过,时间长了,热度减了,有些细节性的问题也显山露水出来了:比如问得太稳,就是按照剧本在走,和分镜头表演差不多,意义不太大;又比如问得太狠,对于一把手来说也未必公允,毕竟,三五分钟的临场反应很难和平时的工作画上等号。一时嘴皮子爽,还不如拿出实锤的爆料来佐证工作的怠惰或失责。依照程序来问责黑车处置问题,显然比媒治般靠舆论倒逼交通局长来“突击解决”更靠谱、更科学。

  当然,在舆论监督过于风和日丽的当下,西安电视台问政节目的真话和狠话还是有示范意义的:一是让公众更期待媒体能真正打破本地监督的魔咒。解决问题最要紧,而不是总是想着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二是公共治理现代化和媒体监督总要“比翼双飞”,监督虽然有些难为情,总比症结堆成历史遗留问题要好得多。说破无毒、有则改之,让舆论监督的聚光灯亮一些,天肯定不会塌下来。

  “主持人怼局长”能解决交通问题吗?这个问题,拷问的不仅是地方公共治理的智慧。

  文/邓海建

来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2/14/482603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