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治理“空心村”需重识乡村

来源:红网 作者:赵耀世 编辑:田德政 2019-02-25 21:14:08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保定市出台加快推进“空心村”治理工作方案,2019年,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的村庄完成搬迁任务;2020年,“空心村”治理任务基本完成。目前,列入计划的“空心村”已全部启动治理。(2月25日 《河北日报》)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心村”现象越发严重。在其背后,是村民对优质教育、先进医疗、较多的就业机会等现实需求的渴盼。可以说,如果在治理“空心村”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空心村”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当前的治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易地新建和联村并建上。这样做,的确可以整合乡村闲散资源,并降低村庄空置率。但是,只在表面做文章,还不足以留住村民,引得“凤还巢”更无从谈起。正是如此,保定在加快推进“空心村”治理的过程中,坚决执行“两手抓”的工作方案,即一手抓空置率,一手抓内在驱动,这给“空心村”的发展带来了卓有成效地改变。

由此来看,治理“空心村”不能再回到传统管理思维的路子上,而是要与时俱进,对乡村有更契合时代的认识。结合城镇化的发展历史,当城镇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乡村就具有吸引力的优势。为此,理性对比当前我们的城镇与乡村差异,然后用科学生态的发展理念来完善乡村居住环境,这才是在治理“空心村”中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

其实,“空心村”治理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它不仅仅要解决村民的现实困惑,更要给村民带来发展的希望。要想乡村有活力,不消失,就必须要有一定的产业做支撑。一个产业链,可以带来一定量的就近就业机会,可以孕育出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而这些必然会让村民看到实惠、得到实惠。相信随着这种治理理念的深植,由其带来的幸福覆盖面会更加宽阔。

有一种选择叫离开,这其中透着多少村民的无奈。然而,也有一种选择叫回归,这建立在发展、改变乡村的基础上。在治理“空心村”的道路上,我们要牢牢抓住村民的需求点、兴趣点,不断围绕它来发展、壮大相关产业。有了产业,就有了门路,就有了激发乡村活力的希望。

文/赵耀世

来源:红网

作者:赵耀世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2/25/515919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