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个叫董遇的读书人,靠打柴为生,却能坚持用功,成为当时著名的学问家。有人慕名前来拜师,董遇不肯接受,只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成为千百年来很多人信奉的读书方法。
熟能生巧,首先要熟,极熟之后才能达到巧的境界。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比方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但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都是有条件的。书读百遍,就一定能够掌握其中的精髓吗?未必,因为其中还有一个用心不用心的问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得已经相当清楚了,读书是学与思的结合,嘴巴要读,心也要参与思考。否则,心不在线,空读百遍。
何止是读书,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去用心,其结果要么等同于做做样子、摆摆架子,要么事倍功半无所成就。
智丹/文图
(关注微信公众号“智丹小语(zhidan-xiaoyu)”,看更多哲理漫画。)
来源:红网
作者:智丹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