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魂归大海,节地便民

来源:红网 作者:王夙 编辑:张瑜 2019-03-18 17:13:54
时刻新闻
—分享—

2019年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在滨海古园举行。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至今年已经举办到第十二年,祭奠上海市自1991年以来的44652位海葬者。(3月16日东方网)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旅程。相较于“生、老、病”,“死”却是一个触及较少的话题,连“葬礼”都在公众的讨论中“犹抱琵琶半遮面”。

事实上,我国有数千年连绵不绝的文明,许多观念如同DNA一样镶嵌于传统文化,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至今依然左右着普通人的思维。中国人活着的时候“安土重迁”,逝世时讲究“入土为安”,土葬如同一场神圣的“告别演出”,体现了国人对家乡故土深深的眷恋。“土葬”不仅事关逝者,也为生者牵挂,成为亲人凭吊追忆的场所。

奈何人类数千年的繁衍,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与生产生活的多元化,土地资源逐渐紧张起来。许多人把矛头指向“土葬”,甚至给其扣上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盘”的帽子。这种批判言论当然是一种“气话”,但也反映了传统土葬与土地之间的供需矛盾。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了传统土葬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殡葬改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推行“火葬”。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观念进一步放开,特别是一些名人采取了“海葬”的方式,使其进入了普通公众的视野。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率先启动“移风易俗”,于1991年推出了“海葬”的公共服务。经过近30年的推广,“海葬”在上海市民中形成了一定范围的认同,上海市也建立了一整套规范成熟的“海葬”服务机制。

每逢清明时节,海葬者家属纷纷赶到长江入海口,凭吊先人。没有锣鼓喧天,也没有爆竹声声,有的只是凭栏远眺,睹“海”思人。这样的凭吊形式既有利于形成庄重肃穆的氛围,也不会对他人造成干扰,更不会污染周边环境。随着墓园土地紧张和价格飞涨,“节地生态”的海葬是一个值得推广的选择。

不过,对于“海葬”,政府可以鼓励、引导,但不宜强制。毕竟对于广大内陆地区的老辈人,“土葬”仍然是一种信念。这样的信念由来已久,强推殡葬改革会深深伤害许多人的感情。此外,反对“海葬”的阻力也部分来源于逝者的亲属。许多逝者本身可能并不执着于葬礼形式,但亲人们习惯于有一个明确的凭吊对象,这样能够具化他们对逝者的哀思。“海葬”显然还不符合传统的凭吊思维。

不管怎样,三十年前,“海葬”是普通人不敢想象的。经过政府和社会力量多年来“润物细无声”式地推动,“海葬”正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接受。古语云:青山处处埋忠骨。希望未来随着“节地便民”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会有更多的人选择魂归大海。

文/王夙

来源:红网

作者:王夙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3/18/523758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