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物通讯写作的经验浅谈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田德政 2019-04-24 21:08:33
时刻新闻
—分享—

人物通讯写作,即通过对特定个人或团队整体的访谈,收集素材并成稿,其工作流程包含采访人物和撰写文章两个环节,因此谈及人物通讯写作的经验,也要从采访和撰写两个方面谈起。

依据笔者一点有限的人物通讯写作经验,在这两个方面中,采访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全面挖细节”,撰写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平实有情节”。

说到采访,很多人会把“采访”和“访谈”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的外延远大于后者。具体而言,面对面的直接访谈是一种最主要的采访形式,在访谈之余,我们也可以通过直接参与受访者工作生活、采访被访者亲友同事等间接采访的形式收集到有关受访者的素材。无论哪种形式,其共同目的,都是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有效信息。这里的“有效信息”,当然包括成稿所需的故事细节,也包括受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履历背景和岗位职责,实际上,后者对前者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提示和补充作用。

既然说到采访要“全面挖细节”“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有效信息”,那么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挖掘到位呢?想象一下老妈向女儿盘问她新交的男朋友的画面,或者向儿子盘问他今天的相亲对象的场景吧——人物采访也尽量要细致到这种程度,当采访者熟悉了受访人这个鲜活个体的方方面面,那后期的写作一定会得心应手。因此,不要把访谈仅仅当成“谈”,除了说话,在访谈过程中还要注意受访人的神态表情、衣着服饰、肢体动作、全程坐姿,甚至是受访人中途所接电话的内容语气、挑选什么样的访谈房间、给采访者沏了几壶茶,这些细节可能都会反映出受访人的工作状态、性格特征和心理特质,从而在不经意间为后期写稿提供“附赠”的素材。关于挖掘信息这一点,记者们倒是可以向小说家学习一下——例如,柯南道尔通过他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讲述了如何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在来判断他的内在,东野圭吾的《新参者》中,主人公加贺恭一郎通过频繁的周边访谈和梳理各种社会关系来查案,这些虽属虚构,但也都是采访者可以借鉴的例子。

当然,全面挖细节的最根本途径,还是要让对方尽可能多说话、多表达。为了打开受访人尤其是生性腼腆的受访人的话匣子,访谈者要尽可能地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可以首先聊一些与采访主题无关、但与对方手头工作密切相关的话题,卸除对方的心防,在中途也可以聊一些简单有趣的家长里短,以缓解对方的倦意。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正式采访前让对方预先准备三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用三个字以内的关键词概括出来就好,这样的提示词可以大大节省采访时间。

采访之后便是撰写。撰写要求“平实有情节”,其中“平实”是对文字叙述的要求,“有情节”是对具体内容的要求。关于文字,刚刚从采访者身份转换过来的写作者,要注意保持客观的第三方叙述视角,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观察者、记录者,扮演的角色不是评论员,而更近似于学者——其笔下的文字风格某种程度上,也应更近似于通过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后写就的定性研究学术论文。抒情评论和夹叙夹议应尽量避免,如果写作者在采访中的确涌现了强烈的主观感受,可以将其作为引申部分,以“采访手记”的形式体现在文章的后续附录部分。

此外,人物通讯的文字可以适当地作口语化处理,多用一些短句,营造整体上直白易懂的文风。很多写作者酷爱读书,也有很多知识储备,因此写作时不知不觉就会“掉书袋”,使得语言华而不实,这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大忌。实际上,平实的文字往往更能体现出一个作者的真正功力。实际上,只要在写作过程中始终牢记“读者视角”,从读者的角度审视文字,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关于“有情节”,要注意在文字中营造现场感,用人物具体的动作、语言和心理去还原情境,切忌铺陈式的流水账描写,要把叙述的精确度放在第一位。这就需要写作者平日里提高人物白描的功力和快速准确描绘某一现场的能力。

此外,在写稿中还有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就是文中小标题的拟法。人物通讯的小标题可以分别参考报、刊两种形式:报纸,尤其是某些都市报和城市日报的通讯小标题,习惯用两字式、四字式的对仗体,也可以加一小段引言放置于小标题和正文之间作为解释;杂志,譬如《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习惯用一个问句或一个名词、动词作为小标题,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简单而高明。

以上是笔者关于人物通讯写作一点儿不成熟的经验总结,仅供参考。随着更多的写作实践的开展,相信它会日渐成熟而丰富。

文/都大伟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4/24/538888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