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看待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

来源:红网 作者:陈祖灏 编辑:田德政 2019-07-29 21:28:5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在贵州大学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上,贵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王艺明在专题报告中说,大学生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在非专业人士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人格问题相混淆,对专科医生来说,这些症状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在高校内建立大学生抑郁症筛查机制十分必要。”(7月29日 东方网)

读了这则新闻,笔者疑问丛生。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这不是危言从听而是客观事实。殊不知,有一个群体是被忽视的。大学生,一个生理上属于青春期后期,心理上在探索中完善;一个生活上从依赖到独立,学习上从填鸭式到自主式;综合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方面,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抑郁症便成为他们的心理隐形杀手。调查结果显示,2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其中20%为轻度抑郁,7%为中度抑郁,2%的大学生存在重度抑郁。

大学新生或是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等。焦虑主要是指分离性的焦虑,离开父母的臂膀,难以适应独立的生活,以及对学习及考试、人际交往方面的焦虑。抑郁是指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相对平平,原先的优越感丧失,自卑感增加,加上缺乏有效地适应,导致情绪低落。大学生抑郁症中不可不谈的是恋爱问题,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却相对缺乏情感上的成熟及责任感,在处理恋爱问题时易冲动,情感大于理智,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及发展。

另外,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大学生也是如此。朋友之间交流不再需要面对面,点个赞留条语音就行,人际交流的能力无形中被削弱了:一位在社交平台上侃侃而谈的学生在现实生活却寡言少语,却现实感缺失。学业、人际、感情等问题由于不满于当下现状,穷思竭虑的寻找自身的原因,最终陷入反复思虑的怪圈。

首先,需要客观地看待大学时期的情绪困扰,大学期间属于延缓偿付期。这一时期的青年经历角色转换和社会适应的过程,虽然已经脱离了孩子却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即青年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学习并实践各种角色、形成各种本领;思想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依赖,生理上的成熟和滞后的心理社会化成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出现适应性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大学生抑郁症、焦虑症等类似困扰也不必过度紧张,这也是一个时期矛盾的“产物”。

如果相似的情绪困扰已经走进你的身边,请你告诉它:“既来之,则安之。”大学生抑郁症并不可怕,因为情绪不属个人所有,它是独立的个体。你要意识到:你并非是你当下所发生的那个情绪,你只是被这个情绪所干扰和笼罩。不要去跟情绪纠缠,回归到当下,将精力完全放在当下发生的事情上,接受当下的事实,这时你就发觉,抗拒和不愉快等烦恼都会慢慢消失,随之而来的也会是平静和喜悦。

杜绝反复思虑,打开行动之窗。反复思虑的过程是只关注消极方面、总在纠缠没有问题的答案、不敢面对当下、强调无助感,就这样一直纠缠下去势必走向它的陷阱。学会放手,即可行动起来,将自己置身于真实世界之内,赋予当下力量。从最简单的改善生活习惯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外出交际、参加团体活动、冥想法、整理感受、拒绝对号入座、阅读书籍。

感受无常,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是如此,一生并非风顺,也许大学生抑郁症只是这个阶段的考验,其实真正的幸福莫过于时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在,用爱用心来感受生活。为此,笔者很赞同心理学专家李宏夫:“你所付出的辛勤和诚恳的‘因’,必然会在合适的时间产生美好的‘果’。放下世俗的观念只要顺应无常的法则,你便发现自然和平静就是最大的幸福。”

文/陈祖灏

来源:红网

作者:陈祖灏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7/29/57759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