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闲杂活动”禁入校园是对教育的尊重

来源:红网 作者:​程彦暄 编辑:田德政 2019-07-31 21:13:51
时刻新闻
—分享—

为营造清静净心的校园环境,减少学校非教学负担,浙江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近日印发《关于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从严认定和规范管理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除时政教育、安全健康教育等即时性、事先无法计划的活动外,凡未经审核认定的活动,一律禁止进入校园或组织中小学生或幼儿参加。《意见》还明确“小手拉大手”等四类活动禁止进校园。(7月31日 《中国青年报》)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然不知从何时起,一些地方民俗文化、感恩教育等活动纷纷走进校园,更有一些艺术培训类机构在校园里搞起了“小手拉大手”的亲子活动,这些不仅偏离了教育的初衷,更极大地增加了师生的日常教育学习压力,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说的:“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

诚然,有些教育活动进校园,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提升综合素质,然而不少教育活动仅仅是走个形式或以盈利为目的,不仅不利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更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着实得不偿失。

近年来,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社会教育进校园,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出现了某些偏差,教育本应以“学生”为本,一切围绕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然而实际中,不少教育活动内容偏“成人化”,学生们非但听不懂,更会因一知半解导致曲解、误解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则在于某些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的“善意侵占”,学校往往碍于“情面”,不得不“支持工作”,而对于施教方而言,由于非教育专业出身,自以为声音温柔、亲近学生便是“亲和力”,讲讲故事、玩玩游戏便是“寓教于乐”,殊不知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唯有师生间的长期接触,才能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科学、健康、向好、向善的成长。

教育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是深入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而引导帮助学生去全面发展。我们要给浙江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的《关于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点个赞,它让“不”理直气壮,更还给了校园“教育主动权”,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做专业的选择、做科学合理的引导,更让教育回归初衷,帮助学生去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并最终实现学以致用。

文/程彦暄

来源:红网

作者:​程彦暄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7/31/57802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