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接触到美国作家史蒂芬•克莱恩(1871-1900年)的作品,纯粹是个意外。大二时,美国大片《最后的莫干西人》放映,引起热捧,于是去看原著,这改编电影原作者应为库珀,可我粗心大意,从图书馆借回的是克莱恩1891年创作的同名小说。但我很快接受了克莱恩,并又借读了他奠定美国文坛地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
克莱恩的短篇小说《风雪沦落人》(党娣译),颇易让人想起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一样的风雪背景,一样的人文关怀,一样的写意工笔一一所不同,吴着墨于个体,而克莱恩则关注群体。他的故事特简单:街道上一群无家可归的人,守候在收容所前等待开门。冰寒地动,人心惶然。于是,埋怨、气愤等激发出来,人群开始拥挤,小小的混乱产生了。沸腾的人群终于演变成小规模骚乱、斗殴。警察赶来,收容所地下室的大门也打开了。众人蜂拥入屋,知足之情溢满脸盘,人们紧紧依偎着,怒火和怒骂也不见了踪影。
不同以往小说,有着典型人物、典型情节,《风雪沦落人》描绘的是群无名无姓者,小说仿佛一部自然广播剧,虽然冬日漫天飞雪描写得出神入化,人物心理刻画通过简单几句对话刻画得极其传神,但又给人的感觉是仿佛没有主人公一一这就是群体性展绘替代了个别性描写,作家表述的目的,就是表现某种状态、某种事理或某种逻辑。其重点不是写人甚至不是叙事而是描绘情形(更多是生活状况)。《风雪沦落人》就通过写风雪中这群沦落者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展示了作家的意旨:人生不要不懂满足,而要学会珍惜,知足方能常乐!
其实,这种群体塑造代替个体刻绘,在中国当代小说中并不少见,如彭荊风的《驿路梨花》,边疆军民整体形象由不同个体合并而成,而《夜走灵官峡》中虽重点展示了成渝,但以其身后暗隐千万类似人物而让其有整体感。这都是群体展绘运用优秀的典型。
文/龚军辉
来源:红网
作者:龚军辉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