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每年缴费一万就能端正三观?

来源: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田德政 2019-08-30 22:35:49
时刻新闻
—分享—

据报道,最近,一名叫 “植竣妈妈 ”的家长开办收费QQ群介绍家庭教育经验。吸引眼球的是她的儿子从小没上过任何培训班,但成绩稳定优秀,最终考入了北京大学。该群每年一次性收费9980元,且不开发票不退费。该广告称:“每天花三十来块钱经营家庭关系,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三观”。

能够培养“端正的三观”,这一款家庭教育看来具有育人品质,如此高端,实在难得。笔者料想,进入顶级大学的那一十八岁男儿,一定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应该是心忧天下,悲悯苍生,或许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至少是公民素质初养成。

可惜,我们无法获知这位学霸的真容,其“植竣妈妈”传播育儿经验的行为模式,就成为我们窥探其儿三观端倪的依据。

这个故事有点像王安石所说的“伤仲永”,不同的是“仲永”没有出场,也没有到达由红而衰让人伤的地步。倒是家长不出家门,利用网络,高价收钱,比“仲永”之父更加自信,更具魅力。高额收费不开票,不论契约目标能否实现(公开称“不包成绩”),中途概不退费,这种涉嫌违法经营,还自称“体现的是我们相互的尊重和珍惜”,分明远离了现代法治和市场规则,霸气十足。

据称,此事虽然引发争议不小,但买帐的学生家长还为数不少。从卖方来说,给人画个虚无的大饼,诱导别人贸然投资;从买方来讲,为了上名校,不计成本在此一搏。卖方不过是用学习成绩和上名校绑架买方,又不敢作出成绩的承诺,这样扭曲的冒险的教育,莫非偏能长出“端正的三观”?

《红楼梦》有段故事,宝玉即将接受其父考问学业的前夜,陪侍丫鬟袭人督促宝玉抓紧完成父亲事前布置的作业,其它人都不顾寒冷陪同和帮助他赶功课。可是,宝玉此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如何应付父亲的严厉考试,而是牵挂陪同和帮助自己的姐妹们这一夜的冷暖和辛苦。皇皇巨著的这一细节,揭示一个道理:成长阶段的孩子,面对书本固然重要,如何面对身边的人更重要。只面对书本不面对人的学习很难说是好的学习,不面对人的事更难得说上完美。是的,宝玉在那个时代没有“学而优则仕”,甚至有许多的不成熟,但他贵在不恃宠而骄,成为大观园里难得的一枚“暖男”,被称为贾府里的“活菩萨”。宝玉的原型即作者曹雪芹,在家族衰败之后的晚年,根据自己的青春体验,写出了歌颂女性致敬人性的传世经典,彰显了作者面对封建礼教的三观,站在了那个时代的前列。

当下的教育,最大弊端莫不是教师顾得了教书顾不上育人,学生(包括家长)只要成绩莫问东西。放下“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不说,“植竣妈妈”的“兼济天下”,为数不少的响应者都是冲着三观来的吗?都有宝玉那样一丝人性的温暖吗? “端正的三观”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不是从埋头读书中得到的,不是用同一个模具做出来的,更不是用一万元钱能够买来的。

看看“植竣妈妈”网络家庭教育的打开方式,那一位“成绩稳定优秀”的北大学子,我们对他的三观很难不抱谨慎的怀疑。何况,北大学子不一定等于优秀,现实不乏例证。是否记得,北大资深教师钱理群就曾深刻地痛斥过象牙塔里产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称“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那样的产品,有教育体制及学校教育的责任,现在,则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也难辞其咎。

文/易国祥

来源: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8/30/590717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