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室人脸识别须防矫枉过正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张瑜 2019-09-02 22:05:19
时刻新闻
—分享—

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教室“试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课堂上是否抬头低头,抬头低头了几次,抬头低头了多长时间,低头是否在玩手机,是否闭眼打瞌睡,都逃不过人脸识别系统的“法眼”。(9月2日 澎湃新闻网)

面对质疑,该校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表示:“为了(敦促)你学习,你还抱怨,请问你还是学生吗?”俨然一副“为你好”的姿态。换一个角度看,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排斥被监督,可过重过细的技术监督,无疑会增加学习负担,这不是好事。

学生是否认真听课,关键因素不在于学生“愿不愿学”,而在于课程“好不好听”。倘若课程实在无聊,又有谁能挡着住浓浓睡意?通过人脸识别,记录学生低头、瞌睡、玩手机情况,无疑是压力全部投在学生身上,学生必须全程认真听讲,不容半点小差。“矫枉过正”不可取,试问,被强迫听并不感冒的内容,学习积极性会高吗?

弦绷紧了容易断,学习和教育本就是一个有张有弛的过程。课上全程监控,迫使高校学生把弦绷紧,久而久之难免会造成学习疲劳,于学习无益。何况,高校教育强调自主学习,高校学生刚跨过高考前的紧张与忙碌,却又进入另一个全程督促的环境,自主学习能力该怎么培养?他们又愿意接受吗?

进一步看,校方与学生之间终究存在一堵看不见的“信任围墙”,二者之间的互动需要一个平衡点。校方通过人脸识别采集学生的上课情况,占有明显的数据优势。手里握着学生的听讲情况,学生没有反对的说辞,“不自由”的不适反应必会出现。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在一学期的听课中不会开小差。学生既不知道,校方监控数据的背后是否会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也不知道校方将数据会用于何处。当教学与学习的争议出现时,单方面的无限制的技术监控恐怕会滋生不信任的危机。

目前,相关的法律监管制度还不够健全,无节制地推广人脸识别难免会触碰个人权益。今天,校方可以将人脸识别用在学生出勤、门禁、听课的监控上,明天是否可以将技术用在监控的学生一日生活上?在没有相应制度监督的情况下,谁都不能保证是否有个别人会运用监控技术谋求不法利益。届时,学生的权益该如何保护?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并不是运用了最新最尖端的技术就是好事情,用力过猛容易出错。人脸识别应专注于校园安全方面,引入授课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主观感受,在技术运用的同时必须建立全面的可信的透明的自我监督机制,把握好舒适与不适的边界。一副“为你好”的姿态不是真的为学生好。

文/严奇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9/02/59111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