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孩子收到“爱”的表白时,春风化雨才是最好的呵护

来源:红网 作者:​穆瑞琦 编辑:田德政 2019-09-26 22:04:10
时刻新闻
—分享—

都说母爱如水,那么父爱呢?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如泥石流山体滑坡……而钱报记者发现还有第三种:父爱如玻璃,有女儿的爸爸都是玻璃心!最近,有两位爸爸不约而同地发现,还在读小学的女儿被男同学“表白”,忍不住在朋友圈吐槽,说自己因此“心碎了一地”。(9月20日《钱江晚报》)

杭州余先生无意中看到读三年级的女儿书包里有一张小纸条上写着:×××,我喜欢你。余先生立马紧张了起来,感叹:“做爹的,心情简直了……”。无独有偶,宁波一位爸爸发现邻居儿子喜欢女儿后,忍不住去破坏。两位爸爸在发现女儿被人喜欢后,心碎的同时,更多的是担忧。既担心这种感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长,又害怕女儿受到伤害。

每当发现孩子的早恋问题,大多数家长都异常紧张,一贯的做法是冷酷地将爱的幼苗扼杀在摇篮里。但过于激进的做法可能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在孩子对感情十分敏感的时期,家长更应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感情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很多食品中含有的性激素成分,现在的孩子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有性早熟的倾向。若真是在小学阶段就有恋爱的想法也不足为奇。家长们不应打击孩子的这种情感,更不能简单粗暴地教育孩子小小年纪谈恋爱是错误的。小时候不顺利的恋爱经历会给他们留下心理阴影,影响长大后与异性的正常交往。中国的家长小时候对孩子“严防死守”,担心孩子早恋,长大后却担心孩子找不到对象,这其实就是性教育的失败。马卡连柯曾说:“性教育也正应该是爱的教育,即由生活、志趣和希望的一致所组成的那种重大深刻的感情教育。”当孩子处于性懵懂时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对异性的感情,父母便应及时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多和孩子谈谈心,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告诉他们性别差异,教育他们尊重异性,同时学会保护自己。

此次事件中被表白的是两位女生,爸爸反应更大也在情理之中。由于女生的生理弱势,在异性交往中更容易受到伤害。从2013年开始,包括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内的多家研究机构,在我国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人工流产调查。通过对全国30个省的300家医院,近8万例人工流产的调查研究显示,流产的平均年龄为28岁,最小的只有13岁。而24岁以下人群占到了31%,19岁以下的占3.1%。很多孩子对性知识不了解,大多数家长也是谈性色变,很少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只在恋爱问题上“严防死守”。双方之间的沟通不协调极易产生矛盾冲突,最后也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现在很少有学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性教育,家长更是很少谈论这方面的话题,很多少女在流产之前都不知道怀孕是什么。性知识的缺乏使得人工流产低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也说明了家庭性教育的重要性。

有人说,中国什么教育都有了,就是没有性教育。面对性教育的话题,我们的家长要么闭口不谈,要么简单粗暴,缺少耐心,而性教育恰恰最需要家长长期的引导教育。与我国性教育的现状不同,在荷兰,与学其他课程一样,孩子6岁进小学时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孩子们甚至会在餐桌上和爸爸妈妈评论这方面的话题。在马来西亚,4岁的孩子也要学性常识,爸爸妈妈在家里也会主动谈到一些性常识。与发现问题后的紧急补救相比,将性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更能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将来遇到此类问题,孩子也能很好地面对。

读小学的女儿被表白,看似是个八卦,很多人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但作为家长却不可忽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性教育问题,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粗暴地严防死守,而应春风化雨,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中成长。将性知识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传递给孩子,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呵护。

来源:红网

作者:​穆瑞琦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9/26/60727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