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20日,一条“天下第一泉上新了!济南趵突泉推出泉水包6元一袋”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据工作人员称,网传视频中的介绍可能会造成大家误会,其实景区商家卖的不是袋装泉水,而是卖可以循环使用的装泉水的袋子,游客可以到景区的直饮水点自己装过滤后的泉水,这是景区商家售卖的旅游文创产品之一。(11月20日《北京青年报》)
视频中游客表示“喝着挺甜”的泉水包,微博上的网友却似乎并不愿为其“买单”。有人表示,这个设计水平的泉水袋文创产品连6块钱都不值,想作为纪念品送人也拿不出手。这次争议把热度不断攀升的文创产品再次拉回公众视野:文创产品的文化特色究竟如何展现?
文创产品不止是简单的旅游纪念品,需要以新颖的创意设计增添韵味。在2016年杭州举办的G20峰会上,杭州文化主题的文创餐具“西湖盛宴” 吸人眼球。人们不仅感叹于应用在餐具结构上工笔兼写意画面的巧妙创意方式,更被中国独有的瓷器设计理念和江南文化气韵的魅力所感染。对比之下,济南趵突泉推出的泉水包,其拼凑文字和图片的包装设计就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了。
除此之外,文创产品也需要以丰厚的文化内涵增添意味。某些景区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导致市场上盲目跟风、粗制滥造、随意抄袭之风盛行,使得毫无新意的胶带、笔记本、冰箱贴和千篇一律的钥匙扣、茶杯垫等“换汤不换药”的“伪文创产品”随处可见,完全背离了让文物“活起来”的初衷。毫无疑问,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才能使文创产品不沦为“快餐消费”;只有秉持为大众提供文化精品、传承文化内涵、培养文化习惯的本心,才能使文创产品富有价值和意蕴,使文创产品的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文创产品还需要以独特的传播形式增添趣味。这几年风生水起的国际范“网红”——故宫博物院,从“朝珠耳机” “奉旨旅行”腰牌卡、“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等一系列全新文创产品开始,不仅端得起国之重器,也卖得了萌,玩得了小清新,为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大树滋养出了“新叶”。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过,要让故宫文化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从故宫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文创产品的传播内容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寻找与社会生活的对接点,激发人们情感上和心灵上的共鸣,同时使用多元化的传播手段,追寻无限远的传播能力,力争让产品背后的中国故事走进千家万户,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民族艺术,作为一种新时尚、新潮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
总之,文创产品应首先姓“文”,不仅需要在作为产品本身的品质和文化设计上精雕细琢,更需要挑起讲活文化故事、传承文化传统的担子,如此,“叫好又叫座”的文创产品才会越来越多。
文/肖雅雯(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肖雅雯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