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驴友被困要求直升机救援,公共资源不是个人附属品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 编辑:陈乘 2019-11-23 17:03:59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 月 15 日,四川某高校的两名学生,迷失燕尔岩沟原始森林,被困于悬崖上。在救援过程中,两人要求民警派直升飞机对他们进行快速救援。救援成功后,二人表示因为在电视中看到过旅游被困后直升机救援的场面,所以才会要求警方这样做。个人凭一时兴起,不考虑危险前往原始森林被困,被困后又要求民警派直升机救援,既荒唐又无知,公共资源的使用要在一定的标准与规定内,岂能沦为个人附属品?

近年来,随着旅游潮的兴起,不少人渴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驴友任性冒险,发生意外的例子也不在少数。驴友户外探险遇险后,为了营救被困者,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不仅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耗费社会资源,营救人员也面临巨大风险。

社会公共资源的调动与使用需要在相应的规定与批示下才能进行,并不能按照个人的情况来随意决定。救援人员表示,两名大学生要求派直升机救援的条件在当地是达不到的,况且就算能达到,也不能依照被困人员的意愿,将直升机轻易开过来进行救援工作。2018年3月,民航局飞标司印发了《直升机医疗救援服务》咨询通告,通告明确规定了使用直升机救援的适用范围与管理规定,一般只适用于突发疾病、抢救时间特别紧迫的患者。直升机救援是一项高风险运行,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指南来进行,对于一些不合理的飞行请求,经评估是不会予以批准的。除此之外,出动直升机进行救援的费用也不菲,像直升机这样的公共资源,它们的功能在突发灾难中才会得到最大的展现,而不是在这种由于个人不理智因素造成的事故中。

现实生活和电视桥段不一样,电视中的直升机救人情节既刺激又成功,具有极大的戏剧性,而现实生活却与之相差万里,不经细致考量,就冲动前去探险,被困后则期望直升机来救援,这种想法带来的只有无尽的麻烦与危险,与其把生命和希望寄托在直升机上,不如先学好如何从自身做起,避免此类事件,减少救援人员的负担。

近年来,驴友出事,谁来买单也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对于过分任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驴友,事故发生后不应该全由公共财政买单,驴友本人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警示作用,提醒广大驴友不要过于盲目,不考虑危险就冒险行动。

文/刘玉 (山西财经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1/23/62559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