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辣椒”盛宴,请上一盘红辣椒

来源: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田德政 2019-11-28 20:09:44
时刻新闻
—分享—

??_??.jpg

“这湘菜还是太辣了。”来自北方一省报的评论员薛老师从餐厅回到房间,一进门就来了几声咳嗽。要不是他解释自己有点咽炎,我会马上说:“不辣啊,我还没有会倒(没有感觉)呢。”事实上,这次颁奖活动安排的餐食,照顾到了四面八方的来宾,根本谈不上有多辣。

“红辣椒评论坚持十四年不容易,希望‘红辣椒’依然辛辣乃至更辛辣。”11月23日,一位参与历届红辣椒评论佳作评选的评委,在告别本次活动时的一句敬语和希望,立即获得群里许多同仁的认可和点赞。其实大家内心真正的意思是:时评的辣味已经是越来越淡了,淡得有些像菜椒了。

这也许是偶然的巧合,以辣味著称的湘菜在来宾口中已经没有多少辣味了,以“红辣椒”命名的评论也少有创办之初那样的辣味实足了。

前者除了照顾外地人的因素,也有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后,人们不再是那么重口味的原因。这与笔者的童年记忆不谋而合,我们村的四十多年前,喜欢吃辣的,多是比较穷的家庭。包括我们家。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大多不会那么嗜辣如命。

红辣椒评论之所以辣味越来越淡,我们也可以说它走过的这十几年,社会建设与文明有了明显的进步,这里面自然有评论的力量。但也不可否认,作为红辣椒评论的作者,我们自己对辣味过于敏感,或因一种评论姿态的自大,导致矫情而自费武功,还总以舆论环境偏紧为理由。

其实,官方也是一直坚持开展批评的,媒体更是以针砭时弊为己任,虽然目的的侧重点不完全一样,但二者大方向一致,有相当大的重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是我们时评的用武之地(红辣椒评论创始人语大意)。

衡量舆论监督和批评的氛围,既要看国家重大舆情和热点事件上,官方管控程度和媒体批评力度,其实也要看看普通人在社会事务中的介入机会和发声效果。以我一个不以评论为业或谋生的作者来说,要是放在改革开放前,我的文字传播,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到达一定程度的广阔地域,甚至到达社会和国家层面的。对一些问题的认知深度,恐怕很难走出那种坐井观天的境界。

作为普通公民介入时政和民生评论,我们可以作很多思考和建议。大V们的手脚受到束缚,不必要我们民工级写手来自套罗网;官方在特定时候对特定事情作些规定,这个天花板离我们还很高,至少我没有资格说自己受到多大的压抑。普通人的言论保持相当的辣味,相信这个社会的神经能够承受。没有辣味,不算甜酸苦辣的生活常态。

著名杂文家魏剑美曾经总结自己杂文的特点:“最重要的是有一颗不逃遁的心。永远在现场,在丑陋的现场,在批判的现场,在承担道义责任和良心追问的现场。我从不认为自己在道德或者别的方面具有某种优越感,我更习惯于从丑恶者身上发现自己的丑陋,从卑贱者身上醒悟自己的卑贱。”有了这种时时解剖别人,更不忘时时解剖自己的自觉,恐怕我们不会觉得言路那么狭窄。我们不仅要面对现实,更要针对自己。我们把自己的位置摆得越高,我们越会觉得没有自己的天空。

但是,作为公民发声也不能停留在原始状态。武汉老一代杂文家陈泽群说过:杂文作者的感情不应该是起爆点很低的硝化甘油(俗称“不安全炸药”),而应该是起爆点很高的三硝基甲苯(俗称TNT即“安全炸药”)。不能不平皆鸣,每鸣都要因时因事因势而为。不鸣则已,鸣则有理。

这里,杂文家与客体的关系,他们对杂文的度的把握,对时评有着同等的意义。时评人需要向杂文家的高境界看齐。

如果说当年鲁迅的杂文是“投枪和匕首”,那么,湖南红网用“红辣椒”命名评论品牌,既是恰到好处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前者主要是对社会之恶,对人性之劣,后者主要是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和庸常民生。而红辣椒是大众化食物,喜欢的辣而不怕,越辣越爽;不喜欢的怕而可尝,无伤大雅。这样的功用和效果,是“投枪和匕首”不可比拟的。

我们自身不可能改变舆论环境松紧的现实,但螺蛳壳里也可以做成道场。时评人要把握住自己味觉不至于退化,保持对事物的敏感。在思想的王国,可少一些自我审查;在言论的海洋,可多一些辣言锋语。即使社会比现在更进步更文明,“红辣椒”风格也不可或缺。

从曹禺《辣椒何时进入中国》一文中得知,这种原产于美洲的植物,大约在16世纪下半叶就进入了中国,但是长期只是作为观赏植物,直到康熙年间,它才作为食材和药用进入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也就是说,它的辣味在中国,浪费了将近百年。原因,作为物的本体传过来了,但是使用辣椒的信息丢失了。

随着科技在种植业的应用,作为辣椒最本质的辣味特性正在部分地被改变,如市场上的菜椒。辣椒不辣,徒有其形,它的本色很有可能在中国出现第二次“丢失”。长此以往,辣椒作为一个时评论坛的标志,其思想和语言的辣味将无可寄托。

但愿我们的口味不要随辣椒不辣变得无感。为此,笔者建议:每年的“红辣椒”盛宴,每桌请上一盘红辣椒(尚未被改良成不辣的红辣椒),把它做成一种仪式。喜辣怕辣,每人一口。时评特色,谨记心头。

来源: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1/28/62662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