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9运动消费趋势报告》和公开数据测算,中国有1亿人在假装健身,即买了运动装备却很少运动,办了健身卡却很少去健身。截止到17日八点,新浪微博#全国一亿人在假装健身#阅读达到1941.6万,讨论4835条。(12月16日《中国经济周刊》)
如此庞大的人群在“假装健身”,不得不发人深省。我们固然可以把板子打在这些当事人身上,责怪他们偷懒,嘲笑他们“在朋友圈里运动”,或者是买了健身卡只是去洗澡等等,但是他们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应该更值得思考。
一方面,目前企业文化中对于员工的健身福利安排并不到位,口号喊得响,实际举措却跟不上。比如,办公场所有没有固定的健身场所,有没有专业的健身器材,目前都是问题。有的单位,虽然有所谓的健身室和健身器材,但是要么放在冷僻的场所,要么常年大门紧锁,里面布满灰尘,只有上级来检查的时候才安排清理一下。这种情况下,员工也只能选择以饭后散步的方式来健身了。
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员工的作休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加班被默许甚至是得到了鼓励,工作时间难免会挤占了员工的休息休闲时间,锻炼健身也就无从保证了。试想一下,晚上九十点钟,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办公场所,还有力气、什么情绪去健身吗?
实事求是地说,每个人的身体既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集体的,毕竟员工的健康出问题,对于单位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因此,员工的健身锻炼也应该是单位考虑的,也应该作为一种福利关怀。不能一边叫嚷关心员工,一边还对他们的健康不管不问。
1亿人在假装健身,折射出一种企业文化“空心病”的尴尬,即企业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往往还停留在计划中,落实起来很难,由此造成了员工除了拼命工作,其他的个人事项都会沦为附属品,这值得我们警惕。
来源:红网
作者:朱小峰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