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狗为伴侣动物拟禁食,还会是你盘中餐吗?

来源:红网 作者:姚怡斐 编辑:陈乘 2020-04-09 22:37:06
时刻新闻
—分享—

4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了《国家禽畜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列入《目录》的动物,将按照家禽家畜进行管理,可以用于食用等商业利用,针对此前关注度较高的狗,农业农村部则回应称,狗已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如此一条“狗为伴侣动物拟禁食”的新闻自然引发了多方观点的激烈碰撞。一直以来所谓的“爱狗人士”和“爱狗肉人士”纷争不断,各执己见,每年的玉林狗肉节更是会掀起一轮争论狂潮,盖因此前并无明确的立法规范对食用狗肉进行限制。此次拟将狗肉禁食就是解决争端的最好办法。

首先,不吃狗肉是文明的进步。在中国,我们大部分人并没有将狗作为餐桌上的食物,而是将其作为宠物、作为伴侣,即使在农村,狗的用途也多是看家护院而非食用,可见狗和野生动物类似,并不是我们饮食结构中的必需品,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吃狗?

我们从小就听到“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狗狗的忠诚与陪伴不断给予我们感动;而在新闻报道中,搜救犬、导盲犬、缉毒犬等工作犬种为人类立下汗马功劳;在各种休闲娱乐的平台上,我们看到狗通人性,作为家里的一员为人类带来欢笑与快乐。确实其它动物也可以作为人类伴侣,但我们耳闻目睹了狗对于人类的种种独特价值,难道还要拿鸡鸭鱼、猪牛羊来类比吗?

网络上还有声音认为,中国有食狗肉的传统,而此次拟禁食,就是在崇洋媚外,是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在笔者看来,持这种观点的人才是对于我国文化的不自信。

我们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些习俗逐渐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这本就无可厚非,我们应该主动认识到过时习俗的不妥并加以摒弃,难道非要“敝帚自珍”,才算得上是文化自信?

你盘子里的狗,也许昨天还被人抱在怀里,也许它的主人和它相依为命,却突然有一天它被铁丝套索勒住了脖子,或是不小心吃下了带有毒药、麻药的诱饵……吃这样的狗就算没有心理情感上的障碍,难道也不为食品安全而担忧吗?

归根结底,吃狗肉除了满足口腹之欲外,并无必要。人类可以端上餐桌的食品丰富多样,大可不必为了吃狗肉而受到道德谴责,并且还需考虑安全隐患。

来源:红网

作者:姚怡斐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4/09/700791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