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后疫情时代 亟须补上健康素养课

来源:红网 作者:周志宏 编辑:陈乘 2020-05-09 18:02:21
时刻新闻
—分享—

68岁的苏州老人陈四根发现,身边不少人通过微信朋友圈晒步数,似乎谁的步数越多,就越健康。于是,他也开启“暴走模式”。几个月下来,他坚持日均2万步以上,在朋友圈里名列前茅。不过,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经常感觉膝盖疼。去医院检查后,他得知自己患上了滑膜炎,如不及时治疗,会有致残风险。医生告诉陈四根,他这个年纪,不适合暴走运动,日均步行数量不宜超过1万,以免对膝关节造成过度磨损或损伤。(5月7日 《半月谈》)

类似的例子不在少数。据介绍,这两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患增多。这一病症的主因是横纹肌受到损伤,肌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漏出来,就像肌肉“溶解”掉了一样,严重者甚至存在肾衰竭和猝死风险。出现这一病症的人群,以热爱健身、长期“撸铁”的年轻人为主,他们急于塑形,忽略了正确的运动量和运动姿势,从而导致运动损伤。还有人对保健品痴迷。有媒体报道,南京曾有老人花20多万元购买保健品服用后,不再正常吃饭,非但没有保住健康,反而被检查出肠穿孔。

现实中,跑步减肥,肉没甩掉,膝盖却吃不消了;“撸铁”塑形,肚腩没小,却患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不正常进餐,却烧钱买保健品补充营养,这些现象并不少见。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下,这一现象尤显突出,什么“维生素C可以预防新冠肺炎”、什么“盐水漱口可以防病毒”等等,看起来非常可笑的健康谣言却吸引着大批拥趸。

似是而非、防不胜防的健康谣言,无情地吞噬着人们原本就不多的健康素养。在信息大爆炸和社交网络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普通民众很难辨识信息的真伪。这些误区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些人健康素养的严重缺失。

所谓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的信息和服务,并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据报道,2012年起,我国开始组织开展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动态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等。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疫情以来,国人对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后疫情时代,宜抓住契机,给公民补上健康素养课。突如其来的疫情既是对全民健康的挑战,也凸显健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提高健康素养,本质上是一个教育过程,需要教育部门协同支持和深度参与。让健康素养教育进校园,融入教育体系,才能实现更好的健康促进效果。有关职能主管部门要加大健康知识传播力度,提高传播效果,特别是要让医生参与到这一科普活动中。需要强调的是,健康知识的传播不是单向的、灌输式的,而是要注重反馈和互动。各级各类媒体应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带动公众参与。

与此同时,还必须健全健康素养的法治环境。通过完善立法、细化制度、多部门联动,对卫生健康领域不守法、不文明行为,施以更严格的约束、更严厉的惩戒。

毫无疑问,公民健康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涵养培育的。提升健康素养,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动是目标。公民自身要加强自律,洁身自好,自觉主动学习、不断学习,吸收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付诸行动。这是提高健康素养最起码的“素养”。

来源:红网

作者:周志宏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5/09/71915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