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顺风车重启,安全监管也需要重建

来源:红网 作者:朱昌俊 编辑:张瑜 2020-06-03 10:03:38
时刻新闻
—分享—

艾媒咨询日前发布的《2019-2020中国顺风车专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受部分平台顺风车业务下线影响,2019年中国顺风车用户规模呈现下滑趋势,用户规模为1.98亿。但随着顺风车行业安全建设的推进及平台顺风车业务的逐渐恢复,预计2020年中国顺风车用户规模将达2.49亿人。

应该说,从便利公众出行的角度,顺风车业务的回归,是大势所趋。因为几次安全事件就彻底叫停一项业务,也未免是因噎废食。不过,顺风车的重新上线,不该只是简单的“复制”过去,从监管部门到平台再到乘客,乃至公共舆论,对于顺风车都应该有更新的认识,安全监管体系也需要重建。如此,才能真正为顺风车发展构建一种更安全的外部环境。

首先是对顺风车的社会价值,应该有新的认识。据日前发布的报告,2020年中国顺风车用户规模有望达2.49亿人,而近五成用户选择顺风车出行主要原因为舒适实惠及便捷省时。也就是说,顺风车业务实际关系到数亿人的出行便利问题,也对公共交通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那么,它的存在,不该只有上线或下线两种选择,解决好问题,确保规范、安全上线,才应该是目的。

其次,顺风车与快车、专车是不同的营运性质,对其监管,也必须专门化。交通运输部明确规定,顺风车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仅与搭乘人员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的互助行为。换言之,它与一般经营性质的网约车服务有着本质区别。那么,这里面就有些关键问题需要厘清。比如,到底如何理解“不以盈利为目的”?

这次全国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推进顺风车行业法治建设,其中就包括对顺风车行业价格的规范。建议要求国家层面应对“部分出行成本”涵盖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界定,充分考虑实际行驶情况,综合各项合理开支,破解“车主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个难题。如强化顺风车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改革成本分摊仅限于车辆燃料成本及通行费的简单做法,还应包括顺风车的损耗、保养,甚至也要考虑时间成本、劳动成本等综合成本,从更贴近顺风车本质的角度进行规制,鼓励有车人群集约通勤,绿色出行。

再者,既然明确顺风车并非经营性服务,那么,在车主、乘客、平台之间的权责划分上,也要科学厘清与经营性服务的区别。比如,此前一些地方倾向于对顺风车也一概按“非法营运”来处罚,这其实不仅有违顺风车的属性,也导致各个主体的权责并不匹配,最终不仅没能压实安全责任,反而放大了安全漏洞。因此,当前亟须统一顺风车的合规标准和安全标准,各地方和各平台都不能搞“各自为政”。只有监管部门、平台、车主、乘客的安全责任边界厘清了,才能真正确保安全保障的有的放矢。

毫无疑问,安全是顺风车规范运行的基础,也是社会的最大公共利益所在。过去一年多,主要顺风车平台所上线的一些安全功能,如报警机制、行程分享、行程录音等,其实已经为安全保障探索了一些现实经验,确实有效的就该尽快成为整个行业的标配,不该打折扣。而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顺风车的安全规范运营,也有助于减轻有车一族的负担、降低民众的出行成本。对此,就应该根据问题及时解决好顺风车监管在理念和机制上的问题,真正让顺风车能够安全重启、回归。

来源:红网

作者:朱昌俊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6/03/731018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