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造属于新时代的经典

来源:红网 作者:陈瑜 编辑:陈晓丹 2020-07-14 11:52:20
时刻新闻
—分享—

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归根究底,还是要靠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创造属于新时代的经典。今年五四青年节之际,B站发布《后浪》宣传片献礼当代青年,在朋友圈引起广泛讨论;6月5日,快手也发布了一条九周年宣传片《看见》,相较展现青年一代多姿生活的《后浪》,《看见》更多是展示普通大众的风采,一经推出便点燃话题。

《看见》与《后浪》,我认为各有优劣,不一定要分个高下,这反而能让不同的社会群体通过新媒体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体现社会主义文化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我们要进一步提供更加丰富、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产品,进一步扩大文化包容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作多元化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一是要倡导“新”的创作模式。《看见》和《后浪》能够带来巨大话题度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它们“新”的表现形式。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时,不仅要运用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还要与微信、微博、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结合,拓展新的表现形式;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等,将之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艺作品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二是要建立“真”的创作导向。《看见》较之《后浪》获赞更多,就在于它的“真”,照见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让大家看到,平凡的生活也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来源于人民,源自于生活,真情实感才最能打动人心。文艺作品一定要以“真”为创作导向,鼓励真实的、接地气的文艺创作,反对脱离实际、哗众取宠的“三俗”作品,才能展现真实、丰富的当代中国人,向世界展示更加真实、立体的中国。

三是要营造“容”的创作氛围。“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社会应该秉持更加包容的态度,形成更包容开放的创作氛围,鼓励文艺交流、创作对话,进一步激发文艺创作者的创造自信,真正做到百花齐放,多元化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陈瑜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7/14/76180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