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一种官方吐槽叫“蜗牛奖”

来源:红网 作者:刘厚廷 编辑:陈乘 2020-08-25 17:49:16
时刻新闻
—分享—

大写的尴尬!近日,浙江丽水缙云县召开了一次别具一格的“颁奖仪式”。但与普通意义上的颁奖不同,“获奖”的相关单位负责人走上台领奖时,往往都“抬不起头”,因为他们拿到的“奖励”,是因工作效率太低而获得的“蜗牛奖”……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蜗牛奖,是泰州市于2016年1月7日设立的奖项,专门颁发给懒政怠政不作为者。2018年12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与《咬文嚼字》编辑部利用大数据搜索,联合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反腐热词,“蜗牛奖”正是其中之一。从形式上看,“蜗牛奖”是一种“自曝家丑”式的政务公开,是治理不作为慢作为的创新载体,更是警醒教育、关心爱护干部的铁血手段。可以说,一个地方敢评“蜗牛奖”,勇气可嘉,是用最直观的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政府“刮骨疗毒”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

“蜗牛奖”的逻辑起点,在于政务公开。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家丑不外扬”式的遮掩,只能导致“坏事传千里”的负面影响。“蜗牛奖”很特别,没有名额、不定时间,而是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原则,抓住每个节点、每个事件,把监督落实到绩效考核的每个环节上,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就来领奖。通过公开评奖,公开领奖,把“慢是错”的理念深深植入党员干部的灵魂之中,让获奖者红脸出汗,倒逼干部高效实干,效果和意义方能事半功倍。

“蜗牛奖”的功效,在于治理不作为慢作为。当前,“最多跑一次”已逐渐成为群众办事的常态,许多部门积极提升行政效率,但仍有个别部门和干部对待问题不愿意主动解决,习惯性拖一拖、缓一缓,群众评价“办事比蜗牛还慢”。办事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的部门和个人理应受到批评,通过颁发“蜗牛奖”,用鞭打“慢牛”的方式给不作为慢作为一记“当头棒喝”,使部门和干部感受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和监督,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后强,进而高效率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这就是“蜗牛奖”的威力。

“蜗牛奖”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励干部担当。通常情况下,表彰先进往往会大张旗鼓、隆重热烈,批评、问责则“低调”行事,一般以下发公文的方式进行通报,威慑力不够明显。“蜗牛奖”的颁发,的确对部门和干部有督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政务的公开性、透明性和可监督性,但颁发“蜗牛奖”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激发干部实干担当的积极性。事实上,一些部门被颁发“蜗牛奖”后,推进缓慢的项目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整改,抓紧干的氛围已经形成,需要的就是保持下去。

在快节奏的时代,群众的事情慢不得。“蜗牛奖”带来的,正是干部作风上的转变,它产生的负激励效应,唤醒了部门和干部的羞耻感,激励当事人励志从“蜗牛”变“奔牛”,进而发现原来逼一逼自己,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来源:红网

作者:刘厚廷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8/25/82519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