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口味价格上下功夫,人造肉市场才能做大

来源:红网 作者:孙益阳 编辑:张瑜 2020-11-20 23:04:2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美国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别样肉客推出了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别样猪肉,并在沪举行了一场创意人造肉料理试吃大会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关注。(11月18日 贝壳财经网)

人造肉概念早已进入了中国消费者的视野。就企业数量来说,嘉吉集团、Beyond Meat等外国企业近年来迅速布局中国市场,A股市场上也已经有17支本土人造肉概念股。

玩家们纷纷入场,标志着中国人造肉的蓝海市场正逐渐呈现出激烈竞争态势。然而,人造肉真的能满足挑剔的“中国胃”吗?人造肉企业要怎样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在口味和价格上下工夫恐怕是重点。

目前,消费者购买人造肉产品,主要还是出于一种“尝鲜”“猎奇”的心理,真正为人造肉的口味和营养价值所“劝服”的人少之又少。自人造肉产品推出以来,大众对其口味的质疑声从未停止。概览电商平台上销售人造肉产品的页面,其中“没肉味儿”“像是在吃豆子”类似的评论并不少见。要想补齐口味上的短板,彻底拴住消费者的胃和心,科研投入和技术开发是一条必经之路。只有当技术发展到可以生产出足以与真肉相媲美的人造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美妙的味觉体验,才能真正让消费者心服口服,让人造肉的消费可持续下去。

除了味觉上的缺陷,高昂的价格亦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观察电商平台上的人造肉产品,其价格约为70元一斤,比起普通的猪肉价格要高出一倍不止。高昂的价格自然有其原因,例如昂贵的生产设施和技术研发投入会增加人造肉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反映在价格上。伴随着人造肉生产供应链的逐步成熟,以及同类企业之间竞争加剧,人造肉产品的价格长远看来可能呈现下降趋势。只有当人造肉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时,它才能成为中国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当下,中国的人造肉市场仍然非常年轻,充满机遇。企业需要在口味与价格上下足功夫,让人造肉产品俘获中国消费者的“芳心”。

文/孙益阳(上海财经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孙益阳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11/20/86265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