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2月6日,河南郑州某高校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月经安心行动,消除月经羞耻”的活动,现场有不少男同学通过痛经体验仪来体验女性生理期时的疼痛感,不少男生痛到五官都皱到了一起,表示终于体验到了女生的不容易。(12月7日 光明网)
从学生时代对经期不跑步“特权”的不屑,到工作时对“姨妈假”的不服,再到互联网上对“月经贫困”的不解,都折射出了部分男性对月经知识的匮乏。性别之间的信息壁垒和生理教育的不到位,让诸如“月经不就是流点血”的误解根深蒂固。体验痛经的男生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经过神经的刺激和疼痛的“洗礼”,就会对女性经期的疼痛有一定程度的感同身受。这种“刻骨铭心”的生理教育,有利于男生消除对生理期的误解和偏见,从而更加尊重、理解并关爱女性。
相对于男性对生理期的误解,许多女性“月经羞耻”的观念也相当普遍:在有异性或陌生人的场合,提到月经会觉得难以启齿;买卫生巾要装进黑色塑料袋,拿出卫生巾也要遮遮掩掩……对女性而言,月经仿佛成了一件不光彩的事。而在高校中开展体验月经的活动,宣传生理期相关的知识,则有助于女生消除“月经羞耻”,更加坦然地面对月经。正如此次活动主办方所期望的那样,希望女生拿出卫生巾,就像拿出手机那样自然。
传统的生理教育往往内容较为枯燥,形式也比较单一,许多知识也较为抽象,并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电极片模拟痛经的教育方法,让男生真切感受到女生经期的痛感,对月经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和更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别开生面的生理教育固然有趣,但也不能止步于体验的噱头。借助科技的教育形式强化效果的同时,也需要传授系统的生理知识补好基础,否则再“刻骨铭心”的痛苦也只是流于形式,新奇有余而成效不足。
男生的“月经误解”,女生的“月经羞耻”,归根结底都源于生理教育的不到位。不论是高校、中小学还是幼儿园,都应该对学生的生理教育足够重视。不能让生理教育止于课堂抽象的理论,只是浅尝辄止、虚无缥缈;也不能让生理教育流于新奇藻丽的形式,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将丰富的内容与生动的教育方式结合,生理教育方能行之有效、深入人心。
文/毛靖雯(郑州大学)
来源:毛靖雯
作者:毛靖雯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