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资热”也需要冷思考

来源:红网 作者:李学樾 编辑:陈乘 2021-03-15 21:45:53
时刻新闻
—分享—

青辣椒.jpg

3月13日,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在27个省份开考,千万考生走进考场,迈上求取教师资格证之路。近年来,“教资热”持续高涨。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教资报名人数为310万,而2020年报名人数增至990万。其中,除了必须参加考试的师范生以外,非师范生的占比也急剧增长。但与此同时,中小学教师上榜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最缺工”职业。

那么为何报考教资证成为越来越多非师范生的选择?“教资热”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好是坏?在我看来,教师资格证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名片,而非作为职业退路的备用卡。 “教资热”也需要冷思考。

面对“教资热”现象,微博网友也热议其原因。其中,“少一证不如多一证”成为点赞数最多的热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非师范考生真实的心理状态——考教资证不是出于对职业的心向往之,而是为了给自己留一个备用选项。当越来越多人对考教资证趋之若鹜,那么就形成了“周围的人都在考”的环境压力,由此便会引起学生之间的从众,进一步使更多人处于盲目跟风的裹挟之下。

设想,倘若越来越多人以如此浮躁的心态当人民教师——没有对职业的热爱,而是出于对现实的妥协;不考虑“传道受业解惑”,在乎的仅仅是工资与假期……那么这样的教师给下一代传递的思想和价值又是什么?教育的发展又该何去何从?因此,“教资热”是值得人们冷静下来、仔细思考的问题,这不仅是涉及当下年轻人职业发展的需求,更关乎未来。

诚然,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情况下,考取教资证让自己多一个职业选择的机会、多一份面对社会的底气,这的确无可厚非。从表面上看,考取教资证似乎可以使考生在就业中有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而实际上,“教资热”是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面对就业焦虑的回应,折射出的是他们在选择职业中的无奈和困顿。

面对“教资热”,我们需要冷思考。于个人而言,不能盲目跟风考证,而应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理性地进行职业规划与选择。于政府而言,需要健全就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就业者的后顾之忧。同时,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成为教师。

相信,“教资热”洗尽铅华之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名片便熠熠生辉!

文/李学樾(同济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李学樾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3/15/90925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