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废品回收日”,一门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来源:红网 作者:龙凤瑶 编辑:化定兴 2021-04-11 17:54:15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jpg

浙江宁波宁海职教中心将每周日定为“废品回收日”,全校师生于这日回收塑料瓶、易拉罐、废纸等卖钱。自1992年起,至今已经将近30年,累计收入40多万元,所得钱款设立“寒窗基金”,用于资助校内的贫困学生,目前已帮扶近千名学生。(4月10日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废品回收日”既为环保助力,又帮助有需要的学子,真可谓是一门生动的思想教育课,使全校师生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中培养人格。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形成健康的、良好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

该学校的“废品回收日”,能使学生们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深化环保、节俭、乐于助人等良好观念。相比较于课堂的教学、课本的文字,较生硬而直接地输出思想道德教育,这类润物细无声的活动,一定程度上能削弱学生对生硬的思政教育的潜在抵抗。学生们在废品回收中、在通过卖废品赚钱资助贫困学生时就已经不自觉地接受了无形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了良好的人格。

而且,“废品回收日”是定在每周四,也就是每周一次。在如此日常化的活动里,学生更容易在规律性的行为中形成自觉性,培养成习惯。这里的习惯并不是简单的回收废品,而是环保的习惯、节俭的习惯、帮助他人的习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说:“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废品回收日”所带有的环保、助人为乐等积极思想指引着一批一批的师生们做了近30年回收废品、资助贫困生的活动,使师生们在一次次的行为下养成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品德、人格,进而能够影响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发展。

总而言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是通过课本和课堂教学,向学生灌输思想道德往往不够,更应该多一些活起来的思政教育课,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无声的“细雨”中发展良好人格。

文/龙凤瑶(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龙凤瑶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4/11/91743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