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友宏(广西大学)
近日,浙江嘉兴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卖场举办开业活动,却因其名称与知名零售品牌“胖东来”高度相似,引发争议。5月2日,胖东来方面回应称,已经取证并向对方邮寄律师函。(5月3日 极目新闻)
这一事件经报道后,迅速引起网友关注,有网友在新闻评论区留言:“李逵还是李鬼”;“明显的李鬼蹭李逵的热度”。很显然,公众对“胖都来”名称心存质疑。其实,暂且不说胖都来是否有蹭热度的嫌疑,至少听到这三个字,人们的第一反应大概率会联想起在零售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胖东来。
在笔者看来,这一行为是否有“傍品牌”“搭便车”的嫌疑,值得深入探究。同时,笔者不禁想起了“康师傅”or“康帅博”,“六个”or“大个”核桃的眼力大挑战,也想起了知名火锅品牌“海底捞”曾因状告“河底捞”商标侵权败诉,无奈之下选择申请多个防御性商标,诸如“池底捞”“渠底捞”“上海底捞”“海底捡”。如今“胖都来”的出现,难免让人质疑其是否也想通过类似手段,混淆消费者视听,获取不当利益。
“傍名牌”“搭便车”即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以各种方式冒充、刻意模仿、攀附在先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或品牌并加以使用,进而达到与知名商标或品牌相混淆的效果,意图使消费者将其产品误以为有直接关联,从而扩大销路获取利润,侵害知名商标权利人利益的行为。
据胖都来方面回应称,“因为老板姓都”“售卖的商品以服装和日用百货为主,没有刻意模仿胖东来”。然而,经多年打拼和发展,胖东来早已广为人知,这是一家主打零售商品为主的企业,其经营范围同样涵盖了服装和日用百货类商品。
我国《商标法》中有明确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并且容易导致混淆的,将构成商标侵权。
因此,对于胖都来“没有刻意模仿”的说法能否站得住脚,大多数人心里或许都有一杆秤。当然,目前这些都只是公众基于现有报道信息的主观感受和看法,至于“胖都来”这一名称是否真的存在问题,是否需要更改,最终还需要等待法律的审视与裁决。
不过,这件事值得让众多企业思考的是,如果一个企业妄图通过“傍品牌”“搭便车”的不当手段获取利益,那么它的注定难以实现长远发展。正如一位网友留言:“一个企业,连名字都要去蹭一下别人,能放心么,能走得远么?”对于那些真正想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如果确实没有“傍品牌”“搭便车”的想法,那就懂得尽量离别人远点,这对自己没有坏处,也是对自己、对别人、对市场的尊重。
来源:红网
作者:许友宏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