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请勿掉入大学“信息战”的陷阱

来源:红网 作者:吴思怡 编辑:刘昱 2021-04-22 17:32:39
时刻新闻
—分享—

ed7fc0b1774c442d9c48166cebd15844.jpg

记得学期初时,一位朋友发来微信说,小组正在商量一门课的作业选题,知道我上过这门课,所以想问问老师更喜欢哪类作业。这件事让我突然意识到,搜集各种关于课程和老师的信息似乎已经成了大学生的一种习惯。在选课前,校内平台上有大量求测评课程的帖子,向往届学生打听课程难度、考勤情况、任务量和给分情况也是常规操作;做作业时,也总有人打听老师的偏好;到了期末考前,用人脉和财力求得往年真题和重点,并据此高效复习者更不在少数。浏览网上的相关话题,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不仅发生在北大,也存在于各大专院校。打“信息战”成为大学生求学考试的潜规则,但事实上,“信息战”中没有真正的赢家。

这场“信息战”的前提是信息的不透明,大学老师个人风格极强,不同课程的投入产出比差别较大,因而针对授课考核情况的信息便成为了一种资源。在各种信息中,往年真题最能触动学生的神经。由于不同年份的考题往往具有相似性,甚至考试中会出现原题,因此,一些老师并不会披露往年题,但学生却以各种途径获得了“祖传题”。一位外校朋友就曾向我抱怨,由于自己没有拿到往年题,辛苦复习还不如别人背答案。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被迫陷入“黑暗森林”状态——人家凭借“信息”得了高分,我自然也要这么做。

那么,究竟是谁开始了这场信息战?诚然,这其中有老师和选课考核制度的责任,部分老师出题不求新意,评分主观性过强,评价体系缺乏统一明确标准,导致学生陷入被动。但不能一味归因于环境,学生也应当进行自我反思。

“信息战”多少折射出了学生的工具理性思维。学生之所以渴望信息,是因为学习被看作是针对分数的投资,学生渴望花最少的精力、以最讨巧的方式“挣”最多的分数,而非获得最多的知识,于是选择以“揣摩出题者意图”的应试技巧来应对大学学习。一个常见的情况是,当得知某门课的考试与上课内容关系不大时,大家往往不会费心整理笔记;当得知两者高度相关时,即便上课内容冗长无聊,合作整理录音稿、重金求购笔记者依旧众多,学生成了根据“信息”合理决策的“理性人”。但是,考试不考的内容真的不重要吗?实际上,一些知识可能无法带来一时的高分,却蕴含了成长的养分。

而这种“投资”的心态也把学生逼缩到了狭隘的状态。记得大一时上一门课,有同学向学姐询问老师的给分标准,当得知论文字数太少难得高分后,大家铆足了劲码字。类似地,当得知某老师不喜欢长篇大论时,少有人愿意“踩雷”,学生似乎很容易根据“信息”,迅速把自己包装订造成符合标准的样子。但对标准的迎合却不是出于对知识的崇拜,甚至也不是对权威的迷信,最终是为了利己,为了用貌似更经济的方式去交换想要的结果。追求的与其说是“信息”,不如说是“情报”。

这样做的结果是许多学生提早地把自己变成了“社会人”,将商战中的那一套搬到了校园里。在“信息”加持下,学生挑选老师如同挑选合作对象,揣测老师的偏好如同研究客户。但学习本身不是博弈,赌博会有翻车风险,投机取巧可能会暂时带来不错的分数,但填不满空虚的大脑。

“信息”不过是他人的经验,学生迷恋“信息”,还是因为缺乏支撑自信的底气,不肯踏实走好每一步,也不相信自己可以走过“少有人走的路”。但若内在空虚,又如何行路长远?还是不要把世故当成熟,少花一点小心思,多求一点真知识。

文/吴思怡 (北京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吴思怡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4/22/922216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