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校外培训乱象频生,家长其实也是“幕后推手”

来源:红网 作者:郭思婷 编辑:张瑜 2021-04-24 20:50:11
时刻新闻
—分享—

ed7fc0b1774c442d9c48166cebd15844.jpg

4月22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注水师资”问题,“素人”经虚伪包装后秒变“名师”。不久,北京市教委也开启了针对学科类线上培训机构招生收费、广告宣传、课程师资等内容的调查,并通报猿辅导、学而思等机构违规招生收费问题,责令整改。(4月23日 新华社)

除了上述提及的注水师资、违规招生收费等问题,教育机构还存在着无证办学、课程僵化、重招生营销,轻培养效果等问题,乱象频生。教育机构确实该批、该查、该整,但是在一味批评教育机构“吃相太差”的同时,不能忽视乱象的“幕后推手”之一 —— 家长群体。在整顿教育机构的同时,家长也该有所反思。

为何称家长为乱象的“幕后推手”?

首先,部分家长对孩子能力缺乏准确的认知,存在着高预期与高要求。诚然,家长对孩子存在期待是应当的,是可理解的,但凡事都应有个度,当家长对孩子有过高的期待时,孩子和教育机构都会陷入困境。

经校内一天的学习后,孩子辗转于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或是语数英培训,或是绘画与舞蹈等才艺类培训,休息时间大大缩减,这是孩子的疲劳困境。当培训机构教师为孩子设置了适合他的基础类课程时,部分家长却认为自己的孩子无需打基础,认为培训机构不行,指控培训机构骗钱。这是教育机构的培训困境。进而,培训机构为了生源,只好许下不切实际的承诺,一切宣传与服务都以迎合家长为目的。如果家长对孩子能力有清醒的认知,那么“短期出效果”等宣传,也就无法吸引家长的注意,培训机构行业虚假宣传现象或许就能少些。

其次,家长间的同侪效应,推动了教育机构的盲从、攀比现象。同侪指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方面相近的平辈。在家长这一同侪群体中,可能存在着两种同侪效应。一是同侪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模仿效应。家长经交流发现,别人家的孩子都上了培训机构,进而产生模仿行为。二是同侪间的比较、竞争效应。孩子的成绩向来是家长间交流的谈资,不愿让自己的孩子甘居人后的家长,就可能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孩子的成绩高了,家长的脸也就“挂得住”了。进而,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培训机构市场,且每位家长还点名要国内名师,或海归教师或985名校毕业生,而市场内各机构原有的师资配置,跟不上学生涌入的速度,“素人”变“名师”现象便由此而生。

如今,部分地区已经展开了针对培训机构的整顿治理,家长们也应当看破培训机构的营销假象。家长应当做的,是对自己的孩子有清醒的认知,调整对孩子的期望水平,给自己的脑子降降温,莫让虚假宣传“上了头”。

文/郭思婷(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郭思婷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4/24/922902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