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未保法》依法减负,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来源:红网 作者:石舸飞 编辑:刘昱 2021-06-02 18:56:56
时刻新闻
—分享—

ed7fc0b1774c442d9c48166cebd15844.jpg

又是一年“6·1”国际儿童节,较之以往,今年的儿童节由于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下简称新《未保法》)正式施行而增添了一抹法治色彩。去年10月和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新法均规定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而在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一个月内,共有19028名未成年人提出了意见,约占网上意见总数的44%,这意味着新《未保法》建立在孩子们的意见基础上,真正听取了保护对象的心声。其中,孩子们的意见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防欺凌,二是减负担。

防欺凌、减负担的话题可谓老生常谈,尤其是未成年人减负这一方面,隔三差五便在网络上掀起一波讨论热潮。内卷、鸡娃,这些概念从无到有,从寥寥几人讨论到形成普遍压力,足以见到如今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面临负担过重的问题。迫于望子成龙的渴望和同辈压力,孩子们小小年纪便被家长送去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恨不得从小练就十八般武艺,全方位、多角度胜过身边所有同学朋友。

童年本应充满快乐、自由与好奇心,可现在的孩子们在学校有繁重的课程任务,本就不富裕的课余时间更是被家长们报的培训机构、兴趣班所挤压,孩子们睡不够、玩不够,身心俱疲,在最好的年纪承受了过重的压力。

从社会角度来看,教育内卷加速成为了不得不严肃看待的问题,过分超前的教育成为了儿童心理不健康的诱因,更成为了快乐童年的杀手。德国社会学家罗萨的“新异化”观点中提到,竞争、加速的欲望会让人认为自己正处于一道滑坡之上,为了不下滑,必须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拼命奔跑,但这样也只能原地踏步,无法前进一步,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进步并无裨益。

人生并非一道滑坡,不该在本应玩耍、探索世界的儿童阶段与自认为的竞争者争个“你死我活”,人生其实是一场马拉松,甚至不是什么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是所谓成功学的谬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去注意沿途的风景,而非紧盯着一个莫须有的终点线,负重几千公斤疲惫奔跑。

新《未保法》中明确规定,学校不得占用假期集体补课,这回应了孩子们减负担的心声,将保障未成年人的休息时间落到实处,以法律手段维护未成年人休假、减负的权利。可以说,新《未保法》为学生依法减负提供了有力支持。但这仅仅是减负的起点,如何确保未成年人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如何正一正社会过分焦虑的风气,如何让孩子们的背包里装满快乐而非没完没了的作业,这都是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需要一同努力的方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则对联,“和牛马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稷棉下工夫”,这是他“生活即教育”主张的真实写照。我们不需要双目无光的、擅长做题、特长繁多的“小大人”,我们所期待的孩子应当是快乐、好奇、勇敢的。世界需要童心,国家和社会需要创新,而这一切都与金色童年挂钩,都植根于轻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因此,在儿童节到来之际,新《未保法》中针对依法减负所迈出的这一步,正是一份给孩子们的宝贵的礼物。

文/石舸飞  (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石舸飞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6/02/94289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