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事发湖北十堰。业主陈某凌晨回家时,电梯故障从13楼急速下坠至11楼,按求助键和拨打家人电话均无人回应,在拨通110后手机断电,民警赴现场逐层查找将其救出。(7月10日 澎湃新闻)
被困电梯者满怀希望按下求助键,却只能等来有呼无应的结果,不免令人愤怒和质疑——求助键无法求助,那设了有何意义?更有网友直言:“电梯求助键不好使就离谱。”在该新闻评论区底下,还有不少人纷纷留言自身遭遇电梯故障多次尝试按电梯紧急求助按钮却毫无反馈的经历,令人更加担忧起电梯安全。
近年来,电梯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有关“吃人电梯”的观点也受到舆论聚焦。根据市场监管总局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2020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的电梯数量达到786.55万台,全年电梯事故25起、死亡19人。这些事故的原因包括: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设备缺陷或安全部件失效或保护装置失灵,应急救援(自救)不当,安全管理、维护保养不到位等等。
然而我们仔细留心这些电梯事故,电梯报警按钮失灵因素占有一定比重。原本遭遇电梯故障的受困者本就处于惊慌失措中,电梯狭小的空间内通风效果差,情绪紧张,倘若在按下视为救命按钮的电梯求助键却没有任何回应,难免进一步增添心理恐惧,甚至还可能使得被困者在慌乱情绪下产生错误自救,如尝试强行推开电梯内门,或者贸然爬出电梯,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无独有偶,在今年5月3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报道了一起悲剧新闻。据悉,福建福州一小区电梯故障,一名13岁男孩在自救过程中坠落身亡。据监控录像显示,男孩按二层按钮,电梯却上升至6层和7层之间,孩子先后拍打电梯门,按“紧急通话”按钮求助未得到回应,男孩在电梯内进行自救,用长柄雨伞撬开轿厢门和6层电梯门。18时34分许,男孩从不到半米高的空间,钻出轿厢,随后发生意外。这样的悲剧不免令人心痛,也更加让人愤怒——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报警按钮为何频频失灵?监管责任到底由谁来担?
首先,小区电梯出了事故,一般情况下找物业是没有问题的。小区物业服务单位,对小区内的公共区域及设施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七条法律规定: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服务人在物业服务区域内,为业主提供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养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管理维护等物业服务。物业公司依据法律和业主之间的规定,承担对于楼房电梯的管理和维护义务,在电梯发生故障最终导致人员伤亡的事件中,物业公司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小区的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电梯管理者,应当对电梯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尤其是对电梯内的紧急报警装置进行定期检查。
其次,如果这个“紧急通话”按钮本身就存在质量缺陷,那么应当由电梯公司承担侵权责任。通俗来说,如果紧急按钮由于“失灵”等种种因素无法使用,从而造成对受困者的营救贻误时机,那么电梯公司应当承担产品缺陷责任。“电梯应急照明和紧急救援按键是电梯年检的重点之一,要求任何情况下务必接通。”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公司的负责人乔建告诉中新网记者,如果求助按钮不能及时接通,是不符合规定的。
总而言之,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电梯维护运营方必须牢记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物业公司应当定期巡查,妥善履行电梯的维护和检修义务,消控值班室需24小时派人值守,做好紧急事件观察记录和救援准备,尽心尽力为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物业公司、政府相关部门、电梯公司应当发放电梯急救知识的小册子、播放视频,或者采用电梯内图片提醒等方式,减少盲目自救,减少悲剧发生,居民们也应当主动学习相关急救知识,学习倘若遇到电梯故障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并将这些知识普及给身边人。
文/丘玉清 (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丘玉清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