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动车“上楼”违法,解决业主困难怎样落地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陈乘 2021-07-28 17:13:32
时刻新闻
—分享—

文/黄齐超

今年5月,成都一小区电梯内电动自行车起火,造成包括1名5个月大婴儿在内的5人受伤。如何将悲剧关在楼门之外、怎样对电动车进行安全有效充电和使用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应急管理部下发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给出了答案——该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该规定将于2021年8月1日起施行。(7月27日 《新华每日电讯》)

“推电动车上楼”是严重的消防隐患,一旦发生火灾,高层民用建筑将面临施救困难。所以,应急管理部出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禁止业主推电动车上楼,禁止电动车在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

《规定》出台后,各地雷厉风行,警告业主不要擅自将电动车推上楼充电。然而,据记者调查,很多业主推车上楼扔是常态。另外,有些业主虽然没有推车上楼,但他们从自己楼层的家里垂下充电线,延长至楼下电动车停放处,进行充电,这依然是火灾隐患。

切实落实“电动车上楼”禁令,消除火灾安全隐患,不能仅靠一纸规定。业主为何听从劝导,费心费力地推车上楼充电呢?倒不是因为防盗,而是由于以下两点:其一,他们的小区没有充电桩或充电设备;其二,进入小区的充电桩企业,电价收费较高。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一味地杜绝、禁止业主“推车上楼”,当然行不通。

问题就摆在这,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很清晰。物业竭尽所能地增设充电设备、充电桩,或者引进充电桩企业,满足业主的充电需求。另外,还需要克服电价过高的难题。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业主谁还冒着违法的风险,费事地把电动车推到楼上充电呢?

其实,解决好增设充电设备绝非易事。这看似很简单,但增加充电桩不仅涉及到巨额的投资,还受限于场地,特别是那些老旧小区。就此,很多位专家建议,把充电设备安装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之中,进而得到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这倒是个好注意,希望能得到政府的积极回应。

关于电价过高,这可能是有三个因素造成的:第一,充电桩企业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他们想尽早收回成本。第二,充电桩企业推广充电桩设备进社区时,被物业收了“入门费”,增加了成本。第三,社区物业充当电力公司和充电桩企业间“中间商”,赚了差价。所以,解决好电价问题,恐怕还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调解和监管。

出台禁令很容易,但真正落实起来,还需要下真工夫。我们可以看到,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政府的介入和支持,而不能单靠居民的热情。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7/28/97146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