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招生“见人打人”,当地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梁好 编辑:刘昱 2021-08-25 13:50:19
时刻新闻
—分享—

文/梁好

近日,网传湖南省邵阳县罗城乡一校长在微信群内发表“来我乡镇抢生源的,可以见人打人、见车翻车”的言论。邵阳县罗城乡政府一名负责人8月23日上午回应称,网传信息系涉事校长今年4月在微信群内发的信息,已经对其批评教育。涉事校长回应称,他言语不文雅,已做深刻检讨。“初衷是想激励下老师们,打好招生保卫战,我这个言辞有点简单粗暴,不文雅,实际上没有真的打人”。(8月23日 澎湃新闻)

“传我命令:凡属外乡镇来我乡抢生源的,各位可以见人打人、见车翻车……发现为外乡镇人员提供学生信息或为外乡镇招生提供便利的内狗、叛徒、吃家饭拉野屎的我乡镇教职员工,往死里整”。

教师属于知识分子群体,校长又是教师群体中的领导。很难想象,这样几句话出自校长之口,出自知识分子之手。短短的几句话,不仅暴露了校长的粗暴与霸道,更流露了校长的无知与低俗。这让教育的斯文扫地,让教师的形象坍塌。而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当地教育中存在的系列问题。

一是招生秩序的混乱。言辞之中,校长直指争抢生源,为了维护乡镇利益,留住辖区生源,校长的措辞激烈,态度坚决,意志坚定。由此可见,争抢生源已经是当地教育的普遍现象,生源流失,已经成为制约乡镇教育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校长是极为敬业的,过激言论,实为自保,也是形势所逼。对此,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更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招生秩序,严格招生行为,杜绝恶性争抢生源,破坏招生秩序,影响教育公平的错误行为,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维护教育公平。

二是校长身份的错位。校长是学校教育的最高领导者,但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着校长不仅是行政领导,更是专业领导。如若校长仅仅认同自己的行政身份,习惯于自己的职位头衔,那么,势必陷入“官本位”的泥潭,不能自拔,此位校长亦是如此。“传我命令”,通知就是通知,校长自诩为“命令”,足见校长的盛气凌人,霸道作风。窥一斑而知全豹,校长平时的工作作风不言自明。想必校干教师饱受其苦已久,如不然,怎会不顾乡镇颜面,曝光于众,自我揭短呢?校长的官僚主义作风,成就了这番“杀气腾腾”的言语体系、言语风格与言语特色,也便不足为奇了。

三是法治意识的欠缺。“见人打人,见车翻车”“内狗、叛徒、吃家饭拉野屎”“死里整”,这些充满着浓浓的江湖气息,或许,在校长看来,这是绿林好汉的风骨,江湖侠士的豪情,是自己的真性情。但是,当今社会,法治时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学校更要依法治教,作依法守则的表率。校长的言辞是对违法行为的部署与安排,充满着人格的侮辱与践踏,明显违背法律精神。这样的校长,又如何让人相信能够依法治教,民主管理,能够培育出具有法治精神的现代公民。

四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学校是象牙之塔,是人文的圣地,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校,都应当充满着人文的气息。学校里的师生应当是优雅的。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者,更应当以自己的人文气质带动学校的风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传递教育的理念,影响自己的团队,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位好校长会带动一所好学校,一位优雅的校长会带出一所灵动的校园。很难想象,这位满嘴脏话、行话、黑话的校长,又会带出怎么样的学校,给予学校带来什么样的风气呢?

据悉,涉事校长回应称,他言语不文雅,已做深刻检讨。“初衷是想激励下老师们,打好招生保卫战,我这个言辞有点简单粗暴,不文雅,实际上没有真的打人”。如果反思真的停留于这个层面,恐怕还不能正视其中的问题,促动校长内心的改变。真正的检讨更需要骨子里的行动与改变。

来源:红网

作者:梁好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8/24/98459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