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甩掉高薪“包袱”,教培从业者仍有大天地

来源:红网 作者:​关育兵 编辑:张瑜 2021-09-03 23:06:24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关育兵

“下周二8点30分来上班。”7月23日,“双减”政策正式公布的前一天,应届毕业生小高收到某线上培训机构的录用通知。7月25日,小高收到该机构“要进行整顿,暂停招聘,所以暂时不需要来上班了”的消息。小高的经历,只是“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行业数以千万计的从业人员遭遇的缩影。(8月30日《工人日报》)

被“优化”的不只是新人,还有不少工作了三五年的中坚力量。“双减”政策下,不少教育培训机构老师的工作受到影响。有从业者表示,公司通讯录里至今仍有500人,却只保留50人左右的小团队。这或许是个例,但某招聘平台近日发布的《2021教培行业人才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一线城市招聘收缩幅度大,一半教育培训行业求职人员处于离职待业状态。可见,“双减”政策威力巨大,千万教培从业者该去向何方,值得关注。

对于大多数教培从业者,就业很难成为难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能否正确认识曾有的高薪,能否抛弃高薪的包袱。教培行业的高薪,有现实巨大需求的支撑,也与疫情破开了线上教育的需求豁口有关。资本热钱持续注入,多家教育培训公司估值高企,教育培训市场高速扩张,“野蛮生长”,必然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和较高的薪资水平。小高的师姐去年毕业后进入在线教育行业,年薪高达50万元,这让小高心生羡慕,也是她选择该行业的原因。

对于教培从业者,并不缺乏“留爷处”,他们仍有多项选择。他们可以不换赛道转方向,跟随培训机构转型,转向素质教育、成人教育等相关领域;可以不换赛道换场域,抓住学校不断加强对优秀教师的选聘力度,走进学校。针对学科类培训机构员工再就业问题,“双减”政策试点城市北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教培行业人才专项服务季”活动,北京市16个区共提供编制内教师岗位366个,9800余家企业提供了近9万个相关就业岗位。当然,教培从业者也可以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兴趣,跨界发展,寻找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还要明确的是,教培从业者并不是就业市场上的“弱者”。北京市有关部门通过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社保参保缴费人员数据摸底也发现,机构员工90%以上是35岁及以下人员,且80%以上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且不乏“双一流”大学等顶尖高校的毕业生。新闻中的小高就是一所“双一流”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他们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只要能够摆正心态,保持对工作待遇的合理期望,正常的就业并不是问题。

课辅机构的巨震,对于教培从业者来说,并不全是坏事,这将促进他们更加理性选择再就业岗位。能够站在行业的风口上,获得高薪酬优待遇,是幸运的事。但任何风口都会有消失的时候,认真评估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真评估自身能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做出最大的成就,这或许才是永不会消失的风口。

来源:红网

作者:​关育兵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9/03/101092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