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9月28日,某报的一篇报道,引起了各大媒体的转载以及网友的热议。
文中称:继“佛媛”之后,网上还出现了一批“病媛”——总是在社交平台上,声称自己患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乳腺癌、抑郁症。 “病媛”们会先发一些配着自己带妆的精致住院图片的文字,介绍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再过几天又称“已经痊愈”,开始分享自己的术后恢复心得。
据考证,该媒体系权威级健康类媒体,发布的内容大多集中在健康、生活类主题上。而本次发布的“病媛”新闻,本意是想强调医学的神圣性,批判“病媛”们蹭“病痛”热点的行为。
然而,报道中的照片当事人“张吉晶-cat”很快出来澄清:照片是手术当天其老公拍的,本意是告诉亲朋好友们手术顺利,报道中关于“化妆”“精致住院”的行为更是子虚乌有,其本人从未有带货及直播账号。在这位博主的微博评论下,还有另外两位当事人出来澄清,并贴出了自己的手术、病历证明。目前,“张吉晶-cat”称已经在取证进行维权。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前几日被曝出的“逝世女孩照片被自媒体肆意消费”,仅由一张照片便被营销号造谣成了各种故事,正所谓“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便为她编造了各种身份和人生经历,为了博取流量完全罔顾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本次“病媛”的报道事件中,我们不能否认,或有这样借着生病话题的营销行为存在,但记者更要坚持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能为了报道“病媛”现象而去制造话题。真正的新闻,本该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在这篇报道中,记者只将笔墨集中在“病媛”们声称做了手术后“化着精致的妆容”,“神色甜美”,而并没有去考究这些网红介绍的产品究竟合不合规,是否属于虚假宣传。
再者,正如“丁香园”博主指出的,图中的女孩是病人,而不是所谓“病媛”。趁着“佛媛”的大风,试图标签化一个群体,未免过于莽撞。且不提图文相关性,在我们的生活常识中,也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一定要面色苍白地躺在病床上,哪怕真的化妆也属于个人的自由。报道的导向性却尽在指向这些女孩为博关注而声称自己身患重病,而全文也并无对这些博主的采访和事实确认。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记者维护医学的神圣本是好意,但在报道时忽视了新闻最最本质的真实性才是真正的“病”体。如此轻易地给图片上的“女孩”贴上了“病媛”的标签,她们需要多久才能够在舆论中把这不该属于自己的称呼剥离?这样病态的新闻,又会损失掉多少公信力?
那些在文中提到的,“未经权威机构认证过的产品”,“涉嫌虚假宣传”的博主,才是记者真正该去调查求证的。
文/唐雨筠(南京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唐雨筠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