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12年的复读执念看“清北崇拜”迷思

来源:红网 作者:雷欣荣 编辑:刘昱 2021-11-09 19:58:4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知道高考分数后,班主任问我:“你的分数只能报人大,要不要复读一年,争取上个清北?”我拒绝了,不过在老师的建议下,一些刚过清北线的同学放弃其他学校、选择了清北的冷门专业。

唐尚珺瞒着父母复读12年,两次放弃985名校,只想上清华,对于他的行为,只能说人各有志。是他心中的执念支配了他的行为,而之所以产生这种执念,少不了一些学校的推波助澜。

从“知识改变命运”到“高考改变命运”,部分高中进行概念偷换,对学生展开心理攻势,在他们口中,考上清北就等于一劳永逸,名校的光环会给人生镶上金边,每一个清北生都有一个无所不能的金手指,甚至清北的名校光环之所以这么耀眼,有一部分得益于这些高中的宣传。当学校的宣传口号深入内心,考入名牌大学成为学生心中人生的终极目标,那么如果考不上呢?考上大学之后呢?这些问题已经不在老师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于是便有了更多像唐尚珺这样怀揣清华梦复读数年的人,也有了更多在大学中不知方向而迷茫懈怠的人。为了完成KPI,发放补贴来争夺高分复读生成为学校的手段,唐尚珺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受到学校补贴,不算是“啃老”,这些补贴从侧面可以看出他所在的学校对他复读行为的认可。此外,一些高中通过成为清北的“优秀生源中学”和清北“签订契约”,优先向清北输送高分学生。

“清华北大英雄论”在小县城里更为突出,一方面是因为欠发达的地区对清北有着更深的执念;另一方面是因为考上清北的学生人数是衡量小县城高中教学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比本科率、一本率更重要的是清北录取生的人数,后者成为这些高中最明显的招牌,清北率更高意味着学校将拥有更优质的生源,拥有更多来自政府的奖励。

实际上衡量一个中学教学质量的不应只是清北录取率。2019年安徽亳州第一中学里8名分数超过清北录取分数线的考生都放弃了两所名校的志愿,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对此,该校校长谢启平表示:在尊重学生意愿面前,学校不能为了评比、为了声誉、为了附和大众,用感恩母校的方式来“绑架”学生填报志愿。学生对于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冷静的思考和坚定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学校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这些学生的选择和校长的言论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赏。小县城或三四线城市里的人们因为了解的信息相对较少,对大学选择的认识更为浅显,常常停留在清北崇拜和名校情结上。中学与其顺应家长们的这种崇拜,不如加大对学生和家长的普及力度,让学生在做好人生规划上有更清醒的认知。

学者何兆武在《上学记》里说过:“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负责任的教育应该教会学生读书的意义,一个尊重学生选择、为学生的独立判断而自豪的学校也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家长和学生。我爱我的高中母校,但我希望她能够拥有更多对教育的思考和对学生的关怀,而不止是问“你要复读吗?”

文/雷欣荣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

来源:红网

作者:雷欣荣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1/09/103814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