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板卖廉价面遭掌掴,微公益不该被伤害

来源:红网 作者:郑一辉 编辑:陈乘 2021-11-24 21:45:4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21日晚,郑州一面馆老板疑似因为困难群体售卖廉价烩面而遭“同行”掌掴。尽管22日晚打人者已登门道歉,但这位面馆老板的微公益行动显然未能得到应有的理解与支持。(11月22日 极目新闻)

诚然,同行因为廉价烩面上门“讨说法”似乎情有可原。面馆老板售卖低于市场价的羊肉烩面,在招徕顾客赢得美誉的同时,也给了同行平添市场竞争压力。在经济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同行也难免生一肚子怨气。

但这绝非是打人的理由。同行掌掴老板的行为既侮辱了他人人格,更突破了法律底线。这一事件的发生,也确实折射出当前微公益事业仍然存在不被他人理解接受的困境。

这种困境将不利于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成长。对于面馆老板而言,自己明明是在为困难群体献爱心,帮助他们度过寒冬。接受媒体的采访,获得美誉与好评,也应当是他所应得的奖励。老板献了爱心,争议却接踵而至,扰乱了日常生活不说,甚至还要蒙受“炒作”乃至“扰乱市场秩序”的骂名。这种现象既会让老板寒心,更会让人们对类似的微公益行动望而却步。来自社会的误解、抹黑乃至于伤害,都会让原本愿意献爱心的人们不得不瞻前顾后。

在当前,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给中国慈善事业补缺补漏,鼓励民间公益微力量积极参与是关键。

对于像面馆老板这样的微公益群体,他们既具备爱心又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往往熟知身边困难群体的具体生活需求,进而为困难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公益援助。这类微公益行动可以达到“精准援助”的效果,解决困难群体的燃眉之急。有了民间微公益力量的积极参与,我国的慈善事业就可以更加灵活更加有效地为人民福祉服务。

因此,对于面馆老板这样的微公益群体,社会需要为他们的微公益行动多开绿灯。让微公益事业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社会需要提倡“论迹不论心”,需要对微公益少一些误解,多一些支持。只要微公益行动合法合规,能够真正地为困难群体带来帮助,献爱心的人们赢得赞誉,中国的慈善事业也能获得长足发展,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文/郑一辉(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郑一辉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1/24/1045169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