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爽
近日,江西南昌。研究生刘某帮女友代抢九价疫苗成功后,使用编码程序编写代码,发布有偿代抢九价疫苗信息。目前,刘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月18日 澎湃新闻)
所谓“九价”,全称是“九价HPV疫苗”, 用于预防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接种人群为16-26周岁。2014年在美国获批上市,2018年在中国批准上市。
“九价”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能够预防宫颈癌,对于这样一个每年夺走中国11万女性生命的癌症,有了预防疫苗,肯定有很多人愿意去打。
但是事实上九价疫苗的发放量与需求量相比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因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市场不规范化操作。有如上新闻中违法代抢“九价”疫苗的,还有超过年龄限定的人,借用他人的身份证以注射九价疫苗的等等。
笔者认为,在这些不规范的操作背后,其实是人们对于癌症的过度恐慌。不管是什么疫苗,对于目前科学技术来说,都不会对所有人有效。我们应该更理智看待接种“九价”疫苗。对于一些超过年龄的接种者,也不必非“九价”不打,甚至是借用别人的身份去打,因为疫苗对26 岁以上人群的保护效果尚未得到证实。专家也明确指出,二价、四价疫苗同样具有预防的能力。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好像疫苗越贵就越好,越多人去抢着打就说明越有效,根本没有思考到底适不适合,只是一昧盲目从众。
我们不能把“九价”当做“治病仙丹”,更不能为了抢疫苗去做违法的事情,坚决不给“黑心黄牛”可乘之机。
来源:红网
作者:郝爽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