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峰
1月18日,青岛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发布《全市幼儿园办园行为负面清单》,教授小学内容等行为被列入负面清单(1月28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大量研究已表明,孩子抢学早学的优势,在进入小学几年内就会消失,而“超前学习”却挤占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游玩时间。幼儿园“小学化”等“拔苗助长”式幼儿教育,既违背了幼儿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还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最需要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幼儿园“小学化”,已被教育界定性为拔苗助长。这些“小苗”被“拔”过之后,一生的学习、生活都会遭受其恶果的影响,甚至很多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能力就由于被过早“拔苗”而丧失。事实上,拔苗助长的恶果正在愈来愈多地显露。
从柏拉图时代开始,人们就认识到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实际意义。近十年一些著名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立法,如《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更是把游戏与娱乐规定为儿童的基本社会权利。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权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核心内容,游戏权的实现有益于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对于公民意识和自由精神的养成也具有重要价值。
就学前教育而言,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最重要的教育形式”。孩子在玩中探索世界、在玩中发现问题、在玩中学会交往……可以说,只有让孩子快乐地游戏,才能让他们有效地学习。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使他们不可能像中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发展。寓教育于幼儿的游戏活动之中,是幼儿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幼儿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早在2018年7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的任务,并提出了治理的时间表。但幼儿园“小学化”问题仍然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规范幼儿园办园的法规和制度缺失。青岛市教育局把教授小学内容等行为列入负面清单,有望为治疗幼儿园“小学化”顽症提供良方。 期待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向青岛市教育局学习,采取措施坚决叫停幼儿园“小学化”,把游戏权还给幼儿,把家长从教育焦虑中解脱出来,给孩子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
来源: 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