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凡事要懂得适可而止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田德政 2022-08-06 19:06:46
时刻新闻
—分享—

□吴展团

明代洪武时期,官府在景德镇开设“御器厂”,亦名“御窑厂”,专门为皇宫制造御瓷。

当时的浮梁县令为了讨好皇帝,指令瓷工半年内制出一种“九龙杯”。经过三个多月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县太爷喜笑颜开,亲自快马加鞭将九龙杯送至京城。

朱元璋看着九龙杯,爱不释手,连声夸赞瓷工制瓷技艺高超,赞叹景德镇不愧为瓷都之称。县令由于进贡有功,得到赏识,不久便加官晋级,升迁为府台。

得到九龙杯后,朱元璋便经常用来盛酒宴请文武大臣。

一次,他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

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却滴酒未喝到,酒水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御酒。

朱元璋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为了谨记九龙杯的公道,朱元璋便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

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这则典故告诉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更让人生已过半的中年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要懂得适可而止!

人生一世需要修身克己,才能远离祸患,否则就会带来灾难。

汉朝初建,刘邦论功行赏,可以封侯拜相,众将领们不免心潮澎湃,唯独张良不以为然。

张良被尊为“帝王师”,为刘邦的大业立下了赫赫功绩。刘邦对他厚待有加,便问:“我让你自择齐地三万户,你可愿意?”

没想到,张良却一口拒绝了:“以三寸舌为帝王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张良足矣。”

最后,张良选了个仅万户的留县,受封为留侯。

历史上,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数不胜数,汉初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就多落得凄凉下场。

张良之所以能功成身退,活得惬意潇洒,就在于他拥有“适可而止”的智慧,不贪恋权力和财富。

所以,水满则溢,月圆则亏。处世有度,适可而止,才能品尝到生活的美味,收获美好的人生。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支队伍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在最初的1000米,大家都兴致盎然,不甘落后。

第二个1000米,一小部分人因为体力不支,开始气喘吁吁。

到了第三个1000米,有几个人放弃了挑战。

坚持到第六个1000米时,原来50个人只剩几个人了。

这几个人应该是坚持到最后了,但就在7800米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停了下来,其他人都觉得很惋惜,劝他咬咬牙,再坚持一下,就要到顶峰了。

他指着自己的心脏对其他人说:“不,我最清楚自己了,我不行了,你们上去吧。”

说完,他找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山洞进去休息了。

因为他知道,这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再上去,性命都不保,这是对自己的清醒认知,也是对生命的爱惜。

这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聪明人,懂得量力而行、学会适可而止。其实,有时候的半途而废并不值得可惜,恰恰是最大的成功!

人到中年,最重要的是在欲望和知足之间,寻找到一个分寸感。

要追求,但不会过分功利;有野心,但能够适可而止。

毕竟,人到中年,无论是精力、耐力还是创造力,都比不上年轻人了。如果野心太多,欲望太大,无疑会对自己的自信心造成一定影响。

这个阶段,知足常乐的心态就很重要。

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更高的权力、更多的财富,然而有些上进心是不切实际的,有些努力是毫无意义的。

年轻的时候,可以奋不顾身地追求;可到了一定年纪时,要懂得所求有度。因为乱花渐欲迷人眼,欲望多一分,则烦恼也多一分。

所以人到中年,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方能得自在、得圆满。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8/06/116971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