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伟林(湖南女子学院)
10月16日,北京,希望工程大
为何说苏明娟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增添了巨大力量呢?因为希望工程聚焦于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致力于为此类地区提供资源供给,以期让更多的孩子受到应有的教育。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
苏明娟作为一名曾受他人帮扶的人,尽自己力量回馈社会,继续帮助有需要的孩子。说明她从未忘记爱与希望带给自己的力量,有着一颗满怀感恩与爱的心。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世间总有无缘无故的爱意在涌动,爱的力量在我们周围充斥着。于是,苏明娟能用照片中自己那双饱含求知欲的双眸打动素昧平生的有爱有善之人,在其帮助下完成学业,成人成才。这份情怀,贯穿在她数十年的人生中,让她继续传承之,发扬之。
与苏明娟同样作为今年人大代表的乡村教师刘秀祥也是这样一位懂得感恩之人,大学毕业后,走出大山的刘秀祥重返大山,成为深山学子们的“引路人”。他说,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回报大山。大山,是自然与原始的象征,在世人眼中也不免会被贴上贫穷与落后的标签,无数人涌向城市,沉浸在繁华与喧嚣之中不可自拔,而刘秀祥作为那个时代的大学生,能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偏远地区的基层教育事业,绝非慕名利,而是结草报故土。如今的我们,也应当向他们学习,使内心常怀感恩、充斥爱意,方能不被横流的物欲冲散意志,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给社会带来更多积极正向的力量。
当更多的乡村人才展现在大众视野之时,某种层面上也体现出我国乡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数年来,国家与社会通过增加乡村教师津贴,加大乡村建设资金投入,优化乡村教育管理体系等一系列举措,使乡村教育得到有效且长足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学子有机会走出家乡,到更广阔的天地间有所作为,报效祖国。
苏明娟和刘秀祥,都是乡村教育培养出来的可贵人才。他们受益于国家的发展,尤其是教育的发展,如今作为共产党员的他们,冲在最前,干在实处,敢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贯彻与发扬党的精神,鼓舞大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常怀感恩之心,把爱与希望传承下去;也应当努力奋斗,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红网
作者:汪伟林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