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炳阳
又一年,齐王要孟尝君到他的封邑薛地去。距薛地还有一百里,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孟尝君。这时,孟尝君深深体会到冯谖替他买义的道理了。孟尝君是个明白人,自此从善如流,对冯谖言听计从。孟尝君靠了冯谖的计策,不但安安稳稳地当了几十年齐相,还成为关心百姓,礼贤下士的著名历史人物,至今传为美谈。
唐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更有一段发聋振聩的论述:“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民,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民,则递三世至万世可为君,谁得以族灭也?”史载,杜牧不但诗文负有盛名,在政治上也颇有识见。他在监察御史任上,刚直不阿,敢于轮列大事,指陈时病。他显然十分重视民心的作用,将爱民提到关乎社稷存亡的高度。在《阿房宫赋》中的精辟分析中,人们至今惊叹杜牧如椽大笔对世局的准确预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国人来不及为他们的灭亡而哀叹了,只好让后人为他们哀叹;后人如果为秦国哀叹而不引为鉴戒,那么又要让再后的人为他们哀叹了。
纵观杜牧之后千余年来的史迹,难道不正是这样过来的吗?
来源: 红网
作者:杨炳阳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