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代古船重见天日:用技术打开被水浸没的历史

来源:红网 作者:吴陆瑩 编辑:刘昱 2022-11-21 19:44:29
时刻新闻
—分享—

8f923f8cb71140a29413f516cf406121.jpg

□吴陆瑩(重庆大学)

21日凌晨,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长江口二号古船,经过4个多小时的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这是这艘清代同治年间的古船时隔150多年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几天后,古船将被打捞工程船带入黄浦江畔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后续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11月21日 极目新闻)

与对“秦始皇陵”“三星堆遗址”这类遗迹的田野考古不同,在大众印象里,“水下考古”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水下考古是考古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继今年9月漳州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水下考古取得丰富成果后,本次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打捞出水更是让我国的水下考古事业再添历史性突破。同时这艘破水而出的古船也证明了,探索文明的初心加持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亦能打开本应沉入历史“长河”的文化遗迹。

水下考古之难,难在于“水”。生命诞生于海洋,哪怕远古人类的祖先进化出适应陆地生活的“肺”,人类的日常生存仍然离不开水的滋养。但就是因为这一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海底世界的大门直到1943年“水肺”的发明才被打开,近代水下考古学也才得以发展起来。直至今日,水下考古作业仍然会面对许多来自水下环境的困难,如水流、水温及污染等,很多时候在地面上一天的工作量,在水下需要一二十天才能完成。如此,便有许多人质疑水下考古是否值得长时间人力物力的投入。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独特的艰巨性,方使水下考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让保护水下文物成为具有厚重历史价值的社会工程。

划开“流水”对古迹的束缚,需要一把能顺时而变的“破水之剑”,而那便是科学技术。哪怕水下考古只有几十年的发展,这期间人类也通过自身不断跟随时代发展的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过去的水下考古在考古发掘前,由于缺乏设备,往往只能依靠文献资料的记载和渔民提供的线索确定文物的大体位置。而如今借助用人类智慧凝结的科技产物,考古工作者亦是不断精准下潜,从一开始的几米直到海洋深处,这些正是科技赋予人类追寻自身历史足迹的实证。因此,为了让专业人员克服障碍、让考古作业得以深入进行,就应该用“科技树”不断点亮考古学,利用先进技术帮助古迹的再度“重现”。

沉没的古船载着古代海洋文明的灿烂,今天的人们对过往历史的了解也需要相关实物的印证与巩固,水下考古的意义便在于此。人类的历史本身便是不断随时代谱写的文明史,溯源自身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以史为鉴”。作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拥有五千年历史与绵长海岸线的中国,海洋文明不可忘却,也不可抛去。挖掘沉入海底的文物便是探索文明的体现,揭开尘封的久远历史,也是给傍水而居的人们一个缅怀过往、展望未来的机会,向世人展现多元且美丽的中国文明。

岁月悠悠,青史浩然。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以来,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在国家的重视下不断在政策、人才和科技等方面发力,为的就是保护水下文物遗迹、研究古代海洋文明,推动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迈上新台阶。愿随着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出水,更多的古老文明得以登上新时代的巨轮,航向世界与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吴陆瑩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655/65/120728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