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低碳的活人“网墓”,到底在祭奠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郑玉昕 编辑:钟星月 2022-11-22 17:40:20
时刻新闻
—分享—

评论之星参赛最上面放.jpg

□郑玉昕(重庆大学)

近日,来自福建厦门的璐璐发现,某网络祭祀平台设立了她本人的纪念馆,并详细记录了她的“生平”。璐璐认为该平台侵害自己的权利,遂要求平台承担侵权责任。经法院审理认为,平台未严格履行责任,致璐璐人权被侵害,遂判决平台承担侵权责任。(11月21日 澎湃新闻)

近年来,"网络祭祀"这种低碳环保的方式已成为许多人们祭祀的新选择。特别是受全国疫情的影响,在清明节期间,这种新方式不仅文明、绿色、低碳,而且了满足公众对逝者的告慰之情,既达成心愿,又了却思念。随着新型祭祀的兴起,网络祭祀借互联网之“手”将现实的纪念馆“搬”上了电脑,于是我们发现这一新兴行业缺乏必要的监管,一些乱象也随之而生,譬如祭祀平台乱收费、对祭祀对象随意编造等。诚然,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网络祭祀的兴起,打破了传统习俗的时间和地理限制,让祭祀变得更方便了。但这种延续千年的风俗传统和情感需求无疑是需要被尊重的,因此完善网络祭祀的规范,打通信息数据壁垒,就更加成为了重中之重。

明确相关平台的主要责任。从平台层面来看,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审核,避免活人建“网墓”的行为再度出现;另一方面,要及时处理问题,减少祭祀乱象带来侵权行为,当涉及名人、烈士时,更要谨慎小心,切勿让抹黑的小人趁机钻了空子。此外平台在监管方面也要主动跟进与处理,加强监管打击力度,一旦发现违法乱纪行为,立刻移交法律部门,以儆效尤。

提高普通群众的辨别意识,我们应当在各大平台加大对正向网络祭祀平台的科普宣传,帮助民众选取正规的合法的网络祭祀平台,弘扬积极意义,注重积极向上的风俗传承,真正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乱象及带来的危害,相关部门要及时让群众了解,并对其防范。因此我们更要引导群众将缅怀逝者与弘扬优良文化结合起来,由实地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传承上来,以更清明的氛围和姿态去追思缅怀逝者,才是推行网络祭祀的价值所在。

目前我国涉及网络祭祀的法规文件中的内容还不够规范,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制定法规,设立网专门条款,落实合理监管的操作规则,建立黑名单制度对网络祭祀乱象进行约束和惩治。通过综合施策,让网络祭祀成为货真价实的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真正回归文明祭祀。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祀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神灵、自然、祖先的敬畏和崇拜之心,还能够可以改善社会风气。因此对网络祭祀加强监管,才能真正打击网络祭祀乱象,契合清明“清明洁净”的本义,利用互联网技术寄托哀思。惟有真正清扫网络祭祀的不良风气,才能真正让网络祭祀得以健康成长;让新传统得以茁壮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郑玉昕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655/66/1207698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