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剩菜盲盒”悄然走红,市场监管不可放松

来源: 红网 作者:何晓琴 编辑:田德政 2022-12-10 16:41:49
时刻新闻
—分享—

第八届评论之星.jpg

□何晓琴(重庆大学)

近两年,玩具盲盒、宠物盲盒、机票盲盒等等盲盒形式不断涌现,“万物皆可盲盒”的趋势愈演愈烈,各种各样的盲盒形式席卷市场。近段时间,一种名叫“剩菜盲盒”的新兴盲盒形式悄然走红,从欧美国家发端,渐渐流行到国内。一时间,国内许多超市、面包店等商家纷纷推出“剩菜盲盒”,这种新奇的盲盒形式也逐渐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

这种“剩菜盲盒”并非顾客吃剩下的菜,而是商家将当天未售完的菜品打包,以低于原价的盲盒形式售出。据调查,国内的“剩菜盲盒”除烘焙甜点外,饮料咖啡、便利熟食以及超市折扣等都成为了包装的“惊喜内容”。实际上,早在2015年, 丹麦一家公司就推出了名为Too Good to God的“剩菜盲盒”软件,以环保主义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搭建一个以折扣价出售打烊前未售完食物的交易平台,来减少商家与企业的食品浪费。

的确,“剩菜盲盒”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食物的浪费,而且其低廉的价格也正好迎合了部分群体追求经济实惠的用餐需求。再者,对于商家来说,能够将未售完的食品进行二次售卖,最大程度上降低因浪费带来的成本,的确不失为一种双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但仔细想想,这种主打环保的“剩菜盲盒”就真的可以“得偿所愿”吗?实际上,正因这种“剩菜盲盒”的内容未知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收到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尤其是对于部分有过敏原的消费者来说,食物成分的未知性也会给他们带来健康风险。因而,以避免食物浪费为初衷的“剩菜盲盒”在现实情况中可能也会导致另一种形式的浪费。

除此之外,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剩菜盲盒”后反映其存在口感不佳、保质期过短以及吃完后肠胃不适等问题。由此可见,“剩菜盲盒”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卫生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由于盲盒的属性,“剩菜盲盒”相较于商家明面售卖的食品来说,消费者既看不到食品的种类,更无法了解食品的成分和保质期。因此,这种新兴的盲盒形式更加需要市场部门的监管和规制。

今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食品,且在使用盲盒商品开展促销活动时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由此可见,市场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这种新兴食品盲盒带来的风险。但如何具体落地实,还得拭目以待。

“剩菜盲盒”的环保理念不可否认,我们也无需仅凭其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对其棒喝;但剩菜可“盲”,监管却不能“盲”,有关部门需要加快制定和施行“剩菜盲盒”的行业标准,引导其规范有序发展。

来源: 红网

作者:何晓琴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656/54/121365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