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安琪(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12月26日,谷爱凌发微博回顾2022年,列举自己获得的荣誉与奖项,并且晒出了在斯坦福第一学期各课程满分的成绩单。对此,许多网友表示“爽文女主照进现实”,但也存在不少质疑的声音,更有甚者长篇大论分析其成绩“掺水”,认为她是依靠“资源优势”,甚至说具有美国国籍考入斯坦福并不难。有资源并合理利用,有天赋且保持热爱,成功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分享成就喜悦却遭“泼冷水”,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性否定别人?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年仅18岁的谷爱凌凭借优异的表现为中国夺得2金1银。不仅是体育,她爱好广泛学习成绩优异,年轻且经历非凡,许多网友将她称作“天才少女”“别人家的孩子”。关于谷爱凌的争议一直都存在,在她晒出成绩时又引发一波高潮。这样的现象不是个例,同样作为奥运冠军女孩的管晨辰,退役后保送浙大,在网络上分享大学生活,却因微微发胖被指责身材管理不当。这类评论,忽视了她们背后的努力和带来的光荣成就,反倒揪着无关紧要的问题一顿“攻击”。
诚然,作为公众人物的他们,难免会被评头论足,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还是应该承认他人的优点。不可否认,一旦走红,资源便会源源不断地向这些公众人物倾斜。夺冠后短短半年时间,谷爱凌的代言费用从100万美元上下迅速飙升至税后250万美元,《福布斯》公布2022年全球收入最高的10位女运动员的名单,谷爱凌以2010万美元(约为1.4亿人民币)占据第三位。这些数目早已是国内一线艺人的常态,优越的资源和收入令人望洋兴叹。占据了许多优质资源的他们在大众眼里,倘若没能做到“完美”,那便是一种“错误”。
这种习惯性否定,和大多数人是在批评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分不开。成绩进步得到的不是夸赞,而是“比较”、“别人家的孩子”。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我们,也对事物的评判有着严格的标准与要求,公众人物在此刻就成为发泄的出口。匿名化的网络环境,更加剧了这种情况。许多人将心理压力宣泄到网络,看不惯别人生活如意,随意发表恶语恶评。
依靠否定别人去弥补内心缺失的满足感,这类“网络语言暴力”早该停止。谷爱凌面对质疑自信回应,并表明“请不要对不了解的事情妄下评价”,恶评攻击不了真正优秀的人,但不代表能够“一吐为快”。当我们习惯否定自己,便会慢慢失去信心;习惯否定别人,便会慢慢失去信任;习惯否定环境,便会失去信念。
言论自由非言论胡诌,我们应当理性评论,善于夸赞,不“尬吹,”不“恶踩”,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言论环境。“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被否定的背景下成长的我们,应该在未来多一些肯定。这不仅是对自己,也要对他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请别被标准所定义,相信大家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
来源:红网
作者:詹安琪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