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过度焦虑无必要,莫让“幻阳”成“真阳”

来源:红网 作者:王栋贤 编辑:钟星月 2022-12-20 15:37:36
时刻新闻
—分享—

评论之星参赛最上面放.jpg

□王栋贤(湖南科技大学)

近日,网络上频频冒出一种新的“不明疾病”——“幻阳症”。广大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出现了此疾病的诸多“症状”:总觉得自己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参照新冠症状反复比对自身,对身体感受过度警觉与检查;反复分析判断自己是否有接触阳性人员或环境的可能性;既担心自己是否阳了,又希望早点阳了等等。对此,有心理专家表示:“幻阳”是对未知情况的焦虑,属于正常反应,不要过度害怕。(12月17日 澎湃新闻)

从2019年12月到现在2022年12月,疫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霸占了我们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扫健康码,搭乘火车高铁等做核酸的生活。而今年12月随着全国疫情管控政策的调整优化,全国各地逐步取消了全员核酸,公共场合不再查验健康码,行程码也宣告下线,这一刻人们感到欢呼,生活又将回归日常,但病毒尚未消失,人们仍要随时随地面临未知的感染风险,这种短期内迅速变化的疫情又让人们不由得害怕、恐慌、不适,“如果感染了怎么办,还要上班照顾家庭”“据说有很大可能有后遗症,好可怕”“自己年轻还扛得住,家里有老人怎么办”……无数问题扑面而来,大量的患者出现在身边,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变化,焦虑、不安、害怕,过度的焦虑让部分人产生了“幻阳症”。

在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出行戴好口罩,做好消毒卫生工作,关注自身状态、了解身边变阳的亲友、判断自己是否可能感染,这些行为都是必要的,但也需要适当,否则便可能会变成“幻阳症”:尽管核酸证明为阴性,但仍反复、过度查验,怀疑自己被感染,陷入自我焦虑、自我怀疑的怪圈中,这极大可能造成心理问题,影响正常生活,甚至胡乱吃药,弄垮了自己的身体,让毒株有机可乘,“幻阳”变成了“真阳”。

在这种焦虑的背后,除了对疫情未知的恐惧,还参杂着一定的从众心理。“你阳了吗?”捧着手机的网民们不断接收着身边亲友感染新冠后的感受和吐槽,一时间身边的人都阳了,似乎自己很有可能快阳了或者也该跟着大部队阳了,于是这群“患者”感觉自己全身酸痛冰冷、头痛或是身体燥热、喉咙干疼,多次测抗原,盲目地囤积药物,潜意识里希望自己阳了。这种自我未发现的从众心理也加重了疫情焦虑。

钟南山院士在最近的采访中提到,奥密克戎在不断变异,传播力越来越强,但致病性大大减弱,绝大多数患者可在7-10天完全恢复,并且这种毒株致死率已降低至0.1%左右,跟流感相当。所以我们不必过度害怕、焦虑,认真做好科学的自身防护,适度未雨绸缪,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健康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如果发现自身过度焦虑、患有“幻阳症”,可以尝试做一些小锻炼、打打小游戏、挖掘新爱好等等,来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舒缓焦虑,避免长时间地暴露在疫情相关信息的轰炸下。如果是较为严重的“幻阳症”,要积极寻求精神心理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同时,我们也要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一同打赢这场新冠收官战。

来源:红网

作者:王栋贤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656/64/1216520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